对中国钢琴作品《阳关三叠》改编手法的研究.docx

对中国钢琴作品《阳关三叠》改编手法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对中国钢琴作品《阳关三叠》改编手法的研究

?

?

摘要:中国语境下的钢琴改编曲是20世纪社会热切追求现代审美意识的产物,也是中西音乐由交流道融合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我国钢琴音乐民族化进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古琴音乐深受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最能体现中国古典审美精神,而钢琴又是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两者融合后产生的新的审美特质很是值得研究,本文就是主要从传承与发展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一审美特质进行挖掘。

关键词:传承;发展;古琴;钢琴

第一章从古琴曲到钢琴曲

《阳关三叠》一曲最早为古琴曲,从最早收录该曲的《浙音释字琴谱》到《琴学入门》,该曲的段落由八段到三段不等,但大部分谱集收录的该曲为三段,《琴学入门》版的《阳关三叠》出色之处在于歌词方面大有润色,将文学作品中的叠句与音乐作品中的叠奏融合的恰到好处。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提倡的“融西于中”的音乐思想为我国音乐界树立了新的风向标。在学习钢琴演奏技法与作曲技法的同时,也激发了中国音乐家们极大的创作钢琴音乐的热忱,为钢琴音乐在中国生根发芽孕育了肥沃的土壤。最早将中国古朴线性的旋律谱写在西方钢琴之上的是赵元任先生。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齐尔品创作了最早的一部将古琴意蕴移植在钢琴上来演奏的作品《古琴》。到了战争时期,由于当时特殊的文化氛围与审美诉求,音乐创作大智移鲜明的抗战主题为主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同谱写了当时抗战救亡的主旋律,1946至1948年间创作的《圣咏作品集》是根据中国这几千年来的古谱古曲的音调编作出来的。其中《圣母哀悼曲》就选用了《阳关三叠》的曲调,因为作者陈汝翼认为“中国音乐的传统不是遗物,在气息奄奄的今天,可是还保持着它的精神生命力,今天我们也应该创造一些新要素,再加上这些传统...”

1978年,黎英海根据《琴学入门》传谱的《阳关三叠》改编创作了钢琴曲《阳关三叠》,也就是本文着重研究其改变手法的这首。

第二章《阳关三叠》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传承

《阳关三叠》是一首琴歌作品,将其改变为钢琴作品,除了对于古代音乐结构继承,其最重要的就是其音色,也就是其古代乐器特点的体现,对于这一点而言應该是更为困难的,因为中国古代乐器古琴与西方传统乐器钢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乐器,其音色受法风格韵味等均有很大差别,但是如果钢琴的改编曲将音乐完

成改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的音乐作品,那这种改变就失去了其本身意义了,所以改编曲的目的就在于要根据原有的音乐作品风格与个性在保有其主要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与创新,使作品的改编既符合音乐原有的气质,有得到了提高与深化。

一、对曲式结构的传承

对于作品而言,其最核心的力量与特色就是其结构的构建,同时结构也是音乐内涵与架构最主要的载体,所以我们在研究一部分作品时,首先应该从结构入手。黎英海先生这首钢琴曲在改编过程中,采用保留原曲中主题副歌穿插出现的结构形式,不仅完整地保留了古琴曲原本的旋律,曲调保留着古琴曲中的三叠式的音乐结构,使这首钢琴作品更有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色。这首作品共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三个叠章,这三个叠章是使用一个基本曲调反复变化而形成的,因此得名为“三叠”。叠章,也就是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叠句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而《阳关三叠》作品结构的使用就是这种叠章结构在发展与继承后形成的产物。它使用一个段落的三次变化组成全曲,清晰地体现了叠嶂的结构手法,所以这可以说是这首作品的核心特色,在这首钢琴改编曲中可以说是完全保留了这一特色。

在《阳关三叠》的钢琴改编曲中极大的保留了古琴的音色,于演出特点是钢琴这一乐器尽量向古琴特点靠近,从而表现其音乐的本质特点,这种向古琴特色的贴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古琴音色的模仿,另一方面则是对其演奏发的借鉴,古琴有三种比较主要的音色,分别是散音按音泛音。

二、对古琴音色的传承

(一)对散音的借鉴

散音深沉悠远,仿佛悠远低沉地吟诵,如《阳关三叠》使用了很多低音区的旋律,就是在模仿这一音色。例如四至九小节中的旋律

左手的声部较低,甚至低至大字一组,这是在钢琴音乐中并不常见的,因为作为这样音区作为第一的使用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作为旋律就堪称绝无仅有了,而这样大胆的使用就是为了模仿古琴音色而出现的,与此同时还在中音区使用了平行四度的旋律进行呼应,更是营造了音乐空旷遥远的意境。

(二)对泛音的借鉴

古琴的泛音犹如天籁之音,音色玲珑剔透,饱满干净,在清冷静谧之中仿若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其音色跟钢琴的高音区有相似之处,于是作曲家在其中巧妙的使用了高音区的和弦进行点描,实现古琴泛音的模仿,例如在《阳关三叠》的第一至第三小节中的

文档评论(0)

186****5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