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探究“微课”在城市设计课程中的“翻转”艺术
?
?
摘要: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中,利用微课作为教学资源,利用互动媒介作为学习平台,利用多样化的空间作为课堂载体,精心组织“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并切实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不仅初步实现了《城市设计》课程相关知识节点的高效导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生配比居高不下的资源瓶颈,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设计课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目的
1.微时代的必然挑战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新生事物迅速风靡,引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悄然发生了革新,而“微课”的出现也对传统的高校设计类课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背景下,移动学习(M-Learning)、云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学习等诸多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层出不穷,归根到底,是教学方式依托迅捷的信息技术,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便利性,拓展学习的多元化途径。围绕“微课”这一载体做文章,将它引入到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中,为传统课堂的“翻转”提供了可行性。
2.“翻转”课堂的目的
(1)满足个性化教育的趋势
虽然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是统一的,但每一位具体的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设计能力、表现技能、基础知识等多方面的个体差异。习惯了按部就班听课画图的被动姿态,必定无法适应严峻的职场挑战。制作一套契合教学进程的“微课”教程,并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可以配合自己的进程,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对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观看,对已掌握的内容粗略观看。
(2)应对低“师生比”的困境
相比传统的“上下级”对话的理论课堂,设计类课堂本就具有师徒“口传心授”的教学特点,更易营造师生彼此平等对话、深度探究的场所。但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高“师生比”的前提下开展的,而随着教育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教学成本的严格控制,越来越多的设计类课程都出现了师生比不达标的窘境。以浙江省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学校而言,大部分课堂都是2位教师应对30多位学生,更有甚者,一个教师要负责整个班级的设计指导任务。
而“微课”在设计课堂上的翻转运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方案指导过程,将一部分重复讲授的理论或专题知识,组织学生自行学习,解放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方案探讨和设计沟通。且不论这次探索是否成功,至少让处于教学改革焦灼状态的教师团队看到了一个有可能的努力方向。
(3)尝试师生“职能”的转变
对话不仅是教育交往的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情境,双方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和创造的相互活动,展现的是师生间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的交互性。
微課的引入,弱化了教师的知识传授职能,突出了答疑解惑的职能。在学习舞台开放自主的今天,教师的观念正悄然发生着改变,适度的“隐退式”情怀更有利于教师职能的准确定位,如何从一个讲台前闪亮的“主角”进级为幕后的资深“导演”,需要更全面的素质提升。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及时更新科学的前沿动向,还要精心策划翻转课堂内外的各个操作细节,充分协调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更要自学各种录屏配音、视频编辑、交流互动平台等多种信息技术辅助手段。
二、课程前期的改革基础
1.课程地位升级
2015年由建筑学专指委讨论决定,将课程体系中《城市设计》这门课由原本的专业选修课转变为专业必修课,这一重大改变充分印证了城市设计在当今建筑、规划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分量,也为我们持续地全面深化《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坚定了信心。
2.前期改革内容
从2010年至今,《城市设计》课程已经开展过3次相关教学改革。
2010年的“模拟职场”教改项目着重从重组教学环节、改革课堂形式和建立专题资料库三个方面建构了相对系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开启了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教改活动的序幕。
2012年《“PDCA”循环在城市设计课程管理模式中的运用》的教改课题着重提出了“模块教学”的授课模式,重构了“城市认知”、“概念构思”、“空间形体”和“成果表达”四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并初步建立了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城市中心区为辅助,多种空间类型广泛涉猎的“阶梯式”选题组合,凸显“开放式”任务书的设计。
在这次教改中,特别加强了与规划专业城市设计课程的衔接和互动,借鉴了对方“城市意象”的认知调研环节。
2015年上半年申报了一项校教改活动,主题定为“大班授课,小班教学”。教学过程强调小班的“研讨式”对话,并细化落实了以《组员工作绩效评价表》为基础的“节点式”量化评价过程。
3.改革方向
前期开展的3次教学改革无论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还是授课形式、考评过程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量变的积累似乎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教改如果持续这种不温不火的步调,已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专题缺少授课时间、小组点评式课堂管理难以兼顾全局等实际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