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究.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究.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究

?

?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各地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纲要》明确了各年龄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并指出: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在《纲要》的指导下,我区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由于心理健康课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方法及师生关系上都有所差异,心理健康教育课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科教学的教学流程一般是从认知到应用的教学模式,而心理健康课更强调从体验到认知的教育模式。通过各种教学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根据心理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

此种模式主要通过感受——感知——感悟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教学之前,首先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发现学生比较集中的心理问题,确定主题后开展教学。

一、热身活动

一节成功的心理活动课,给人的第一印象大多是“氛围和谐、参与率高”。这是因为教师若能成功的催化团体动力,现场就一定会使参与者和旁观者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而这一点恰恰是心理活动课的感人魅力之所在,它的前提是,教师必定会注重热身活动的使用,情境的创设以及团体氛围的营造。

热身活动的巧妙运用可以帮助课堂激活团体动力,并一步一步推动课堂的发展。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说视频、小游戏等等。

二、创设情境

本环节基本思路为:创设情境,分析交流,揭示话题。

明确主题后,需要创设适合学生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是视频、故事、图片、心理剧等,只要切合本节课主题,能引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方法都可以。

比如《考试季来了,你做好准备了吗?》一课中,通过各种有趣的图片,投射出学生对考试的态度,有效地营造出良好的团体氛围。

三、活动体验

本环节基本思路为:自我回顾,启思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因此,活动体验必不可少。活动体验可以分为游戏体验、实验操作体验、情景剧表演体验、行为体验等形式。通过心理活动进一步的体验这种现象,使学生对不同的对待方式产生不同的感受。

在课堂中,通过小调查,让学生充分分析到自己考前、考中、考后的焦虑原因。“一分钟拍手”帮助学生找到消除焦虑的最好方法——专注当下事。一次短暂的经历,让学生自己找到迎考的信心。当让学生明晰考试焦虑的病根是不能“客观看待考试、专注当下复习”时,处方就容易开了。对症下药,才能对考试焦虑的同学有所帮助。

四、交流感悟

本环节基本思路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实践完善)。

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活动的意义,形成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就自己以前的做法进行再思考,并考虑合适的处理方法。在学生分组交流的基础上,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自认为合适的做法,同伴间互相指导,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观念和积极的心态。

五、转化应用

本环节基本思路为:拓展感悟、深入升华

课程进入尾声,整个课程需要进行概括总结、澄清问题、升华主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和感悟,更能深入其内心,影响其行为,将最重要的认知转化为行动力。

教学模式中各环节的设计及侧重点要根据课程需要有所调整。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它更能体现出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即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对学生人格的终级关怀。所以对心理教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而且对于教学模式的选用,也应该由进入模式,到走出模式,最终取得教学上的自由。

以上对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对提高学校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带动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与深化,有着重要意义。但需指出的是,对于教学模式的选用,教师应该由没有教学模式进入到有教学模式,由掌握运用现成的教学模式到走出模式,取得教学上的自由,并最终创造出新的更好的教学模式。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134****4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