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艺术学视野下的艺术史书分析.docxVIP

比较艺术学视野下的艺术史书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比较艺术学视野下的艺术史书分析

?

?

张野

摘要:作为读者了解艺术的窗口,艺术史为读者勾勒了不同门类、不同流派、不同国家艺术发展的画卷。在世界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为人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史家,他们创作的艺术史论类书籍为人们敲开了艺术世界的大门。本文则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本书《艺术的故事》《中国艺术史》,试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对这两本书各自的体例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比较艺术学??《艺术的故事》??《中国艺术史》

:J0-05??????????:A??????????:1008-3359(2019)14-0168-02

关于史书的写作体例,根据文学、历史学的划分,以中国文史经典为例,大致可以分为:采用时间顺序线性记事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以人物为中心展开记事的纪传体史书《史记》;专门记录一个特定朝代的断代体《汉书》《后汉书》;纵观古今、不间断叙事的通史《资治通鉴》;以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始末为纲要的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等几种常见体例。

贡布里希撰写的《艺术的故事》、迈克尔·苏立文撰写的《中国艺术史》这两本书的书写体例自然也被包含在以上几种书写体例之内。书写的内容和文史虽有门类之分;创作的主体虽有东西之异;呈现的风格虽有中外之别;但无论是文学史,还是艺术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书写目标,那就是:传授知识,传播思想、传递价值。

比较研究的方法,不仅仅是艺术史书之间的比较、对比,这种比较不仅仅是“求异”,更应该是艺术史之间的交流、融合,准确来说应该是“求同”。以《艺术的故事》《中国艺术史》为例,来比较艺术史书之不同,更像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一次艺海的泛舟,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讲述者口中的故事

作为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他的那本《艺术的故事》更是被列为中外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从体例上来说《艺术的故事》是兼具编年体和国别体的双重性质。作者贡布里希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西方艺术史的发展。传统的高校艺术类教材往往采用比较固定的套路来的编写,大致的编写思路是沿着某一艺术的起源、分类、特点、发展、影响向读者渐次展开。这种编写方式似乎更符合教材的规制,但读者从小学到大学所接触到的教材,几乎都是沿着这种套路去编写的,难免会让读者乏味。因为艺术教育和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艺术教育侧重激发学生灵感,发现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为品评艺术的标准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艺术本身就是灵活多样富有生机的。如果还沿着传统文化课的说教方式,编写原则,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话,学习艺术类专业便丧失了艺术的教育的本质,自然也就实现不了“人生的艺术化”和“艺术的人生化”。单从贡布里希的这本《艺术的故事》来说,它和传统的艺术史教科书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

其一,趣味性的讲述方式。纵观以往史书的撰写方式,大多采用概括事件、塑造人物、评价总结、作品举隅等固定套路。而贡布里希的这本《艺术的故事》的不同点首先在于其讲述方式的趣味性。读者从小到大,记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便是通过长辈、老师、同学的口头讲述,记住了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比如:当提到大禹,读者会想起大禹为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当提到曹冲,读者会想起一个黄发小儿会为测量大象的体重想出了精妙主意等等。在这些故事中,能够让读者记得住,记得牢的故事,往往是由历史人物连缀起来的,人物始终扮演的是历史发展轨迹中串联者的角色。有了人物,就会产生与此相关的事件,一个个事件的串联也就组成了故事。同理,当读者走进世界艺术的长廊中,当我们欣赏达芬奇那幅传世名作《蒙娜丽莎》时,通过精美的画卷,我们不由得会思考在画卷的背后会有多么精彩的故事,达芬奇创作这幅作品时的灵感来自哪里?为何会描摹一位微笑的女性?他们可曾认识?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其二,简单叙述的背后有着更深的内容和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思考。正如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所言:“我们日常生活里常常见到这幅画,似乎司空见惯了……首先我们看到这幅画的第一感觉是:栩栩如生。但每次看她都有些不同,她似乎在不断变化……此时,达芬奇解决了一直以来艺术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之前绘画的人物形象像雕刻而不像真人,我们描摹得越认真,看起来就越生硬,人物缺乏一种生命感……这就是达芬奇发现的著名画法——渐隐法”[1]。在贡布里希的笔触下关于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一段的描述,栩栩如生,语言晓畅,丝毫没有端起大学者的架子,就像一位老人在向小孩讲故事一样,在讲述的同时,也勾勒了艺术发展的历程。简洁的语言,趣味的讲述,让读者不仅仅欣赏了传世画作,更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因为图画背后的故事远远要比图画本身更有意思,更有意义!

二、旁观者笔下的轮廓

文档评论(0)

134****95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