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策略.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策略

?

?

曾田甜

提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如何有效面对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策略,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近年来,涌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则达到了338万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2007年中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超过2,5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0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万个以上。可以预计,今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难就业的原因主要来自大学生自身和社会。

(一)自身原因

1、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无疑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单位。中国家庭中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耀门楣”的观念,使得无论是毕业生本人,还是其父母、亲朋,大都希望大学毕业后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

2、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有的用人单位比较看重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用人单位在选拔大学生时,看重他们是否有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甚至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都不能认真完成,更谈不上学到具体的实践。

(二)社会原因。当前,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将会进一步加剧就业的总量失衡和结构性矛盾。

1、出口减速。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出口。有研究证明,在中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20万人的就业。受负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纺织服装、制鞋、玩具、摩托车、家具、照明器具、自行车等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多是劳动密集行业。

2、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8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企业资金的获取难度加大,投资受到约束。全国工商联最新的调查显示,2008年一季度全国税收增长33.8%,而私营企业税收增长33%,低于全国整体0.8个百分点。这是自2000年以来,私营企业税收增幅第一次低于全国水平。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就业产生冲击。

3、企业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价格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两税合一等政策,也会提高出口型企业的生产成本。《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人工成本。目前来看,受成本上升影响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由此而对就业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策略探索

(一)当务之急是调整就业观念。“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市场主导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确立,大学生择业和单位选人的自主性都增强了。这种机制也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更需要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找准定位。

1、充分认识自我,做好就业决策。大学生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想干什么。注意学以致用,尽量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和形象、气质、性格、语言表达能力等非专业优势。

2、确立合适的就业目标。在选择职业和确定目标单位之前,应从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等方面评估职业和目标单位的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3、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大学生必须树立竞争性的择业观,主动出击,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各种软硬件拿出来,自我推荐,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

(二)基于经济学原理的大学生就业选择分析

1、从资源的稀缺性考虑,大学生应树立弹性就业观。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因而相对于无限欲望的有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因此,面对就业前景的无限期望,再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的。随着全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概念先入为主,伴随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涯,考研的学生中不乏有一些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进入大学生阶段的。因此,大学生应树立弹性的就业观,善于摆正心态,正视现实,不急于求成,也不优柔寡断,坦然面对资源稀缺的就业机会。可见,弹性的就业观关键在于自己做出选择。

2、从就业目标考虑,大学生应采取适合自身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88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