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原理讲稿
绪论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局部
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的一般规律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源于自然科学但高于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新兴的迅速开展的科学,它是精致科学知识和历史科学知识研究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与西方多学科研究相联系——科技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学科功能
弘扬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
认识科学力量——科学革命推动了文明转型,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根本内容。
注入新的人文关心,建构新的人类精神
人类精神危机
引起人类精神危机的几大原因
①新的消费文化对人类传统精神的改变,如群众消费、个性消费、象征性消费
②传媒技术与群众文化对人类传统精神的冲击
③快速交通技术与通信技术对人类传统精神理念的冲击
④科技的高风险后果与生活的不确定性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冲击
⑤世界的高度物质化与消费之上对人类传统理念的冲击
⑥终极追求的迷茫动摇了人类的传统文化信仰
建构新的人文精神
①后现代思潮对科学技术的反思与批判:对大理论、大哲学、大思想进行疑心,对知识背后的权力结构进行批判,对人类精神进行反思,形成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对立文化,引起人文精神再建。
②中国的反科学主义思潮的表现形式:追随西方后现代思潮,向形而上学回归,反权威主义的自由追求,强调民族文化传统,启发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正在形成中国新的时代文化,引发文化建构方向的争论。
③科学〔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可检验性〕、非科学、伪科学、反科学的争论,以科学为中心的新文化形态。
④文化建构新方向,正在形成的新文化支撑点。消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虚假对立,寻找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平衡,寻找功利主义和终极价值的平衡,寻找科学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平衡。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
自然观——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机械自然观、辩证自然观、大爆炸自然观,非线性自然观、科学开展观。
科学技术方法论——哲学层次上的方法论、科学技术的一般方法论、具体科学中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技术的社会功能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热点问题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科学乌托邦与科学敌托帮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科学与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非中心主义
复杂性与非决定论
实在论、实证论和约定论
技术社会建构与技术的中立性
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的异化与解构
科学技术与文化和伦理
第一篇科学的自然观——宇宙的图景
自然观——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一般看法和观点的综合
古希腊自然观
追求本原
不变推动万变
建立宇宙统一模式
近代科学与机械自然观
〔1〕哥白尼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
宇宙图式太阳—水—金—地月系统—火—木—土—恒星球—神
此图式是依据毕达哥拉斯的和谐说提出的
解决的问题行星的逆流差〔即行星以年为周期的反方向运动〕
解决不了的问题落体运动
恒星视差
圆形运动
匀速运动
伽利略革命1632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a.支持哥白尼理论的科学事实——望远镜的创造
月亮上有山有谷
木星有四颗卫星
太阳上有黑子——说明太阳在转动
银河的本质——由恒星团构成,当时可观察到40颗
观察到星云——类似于银河系的星团
b.伽利略的发现
落体运动——落体与重量无关
摆的震动——摆的振动的等时性,说明空气的阻力
惯性定律——利用斜面运动
抛射体运动——力的合成法那么
第谷与开普勒革命
a.第谷丹麦人宇宙图式地不动太阳中心说:地月系统不动—太阳绕地转—水、金、火、土绕太阳转—恒星球
b.开普勒德国人1596《宇宙的奥秘》1619《宇宙的和谐》
行星运动三定律:行星画出一个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打破圆的和谐
从太阳到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画过相同的面积——打破运动的和谐
各行星周期的平方与各自离开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