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距离、特征类型对态度的影响.docxVIP

时空距离、特征类型对态度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时空距离、特征类型对态度的影响

?

?

?

?

?

??

?

?

?

程长

摘要:FujitaK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对待时距远的事物优先注意类型特征,在对待时距近的事物时优先注意样例特征。本研究增加了一个空间距离因素,通过一个2*2*2被试间设计,选取248名被试,考察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特征类型对态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近时距条件比远时距条件对态度的影响更大,近空间距离比远空间距离对态度的影响更大,样例特征和类型特征对态度的影响没有差异。

关键词:时空距离特征类型态度改变建构水平理论

1.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评价物体的态度可能受时间距离及空间距离的影响。比如说,留学地点的远近以及留学时间距离现在的长短都会影响对留学这个事件的态度,对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流行疾病和发生在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的疾病我们的态度也不同。是什么信息影响人们对这些对象的态度?这就是本篇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即探讨时空距离和特征类型不同的对象对态度的影响。

之前把时空距离和特征类型综合起来考虑的研究相对较少,绝大多数关于时间的说服研究则是把对于态度具有影响力的时间因素作为个人相关性进行操作处理[1]。个人相关性是指一件事件对于个人影响的程度,通常通过改变事件对于研究被试的直接影响程度来进行控制。在一个经典的实验中[2],学生被告知他们所在的大学将采用一种综合的高级考试制度,这种制度将在一年后实施(高个人相关)或者在一百年后实施(低个人相关)。接着给他们呈现一些来自专家或者非专家的对于这项考[来自WwW.lw5U.com]试制度的支持或者否定的评价。被告知考试制度将在一年内实施的被试更加关注评价呈现的强度,而那些被告知考试制度将在一百年后实施的被试更加关注评价的来源(比如说,来源是否为专家)。

与以上实验相似的个人相关研究得出的数据通常与态度的双加工模型相关联,态度双加工模型区分出两种不同的信息加工处理方式:系统式(中心)和启发式(次要)加工[3]。系统式(中心)加工是指对于相关刺激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反馈性思考和推理(例如呈现的评价、评价的理由以及来源)。像这样的信息加工方式需要主观努力,同时不仅要求有足够的动机而且还要有认知分析能力。启发式(次要)加工是指需要对有关信息进行深入和全面加工的己有判断规律的应用。这种简单的相关规则或启发规律,比如专家就是权威以及评价的长度暗示评价的力度等,要求快速和有效地组织起判断和评论,而只需要很少的相关认知努力。双加工模型指出当加工信息的动机非常高时(高个人相关度),个人倾向于运用系统式(中心)加工方式,同时对于评价的力度更加关心。当动机比较低时(低个人相关度),个人倾向于运用启发式(次要)加工方式,同时对于启发规律例如评价的专业性以及一致性更加关心。

1.1对态度事物的心理建构

不断增加的时间距离可能会降低对于评价事物的个人相关程度,从而使得个人运用更少的系统加工方式而倾向于运用更多的启发式加工方式。此外时间的因素也会独立地改变对评价事物的看法,例如,在评价过程中哪些特征更加相关以及更容易进行加工[4]。评价事物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进行呈现和建构。比如说,参加一次学术课程可以被评价为提升学术教育或者忍受一次长达两个小时的课程。参加者可能会更加关注对于整体课程真实及抽象的特征(如课程大纲摘要材料)。建构水平理论指出态度评价物体的时间距离独立地改变了该事物在心理上的建构水平[5]。此理论提出当个人与评价事物和事件没有存在直接相关时,那么关于评价的细节信息会不可靠或者不可用。研究表明,个人对于远时间距离的事物更加倾向于选择原型特征而不是外围特征。当观察者考虑的是时间远距离而不是近距离时更加乐意通过抽象的细节来组织他们的行为。与此类似的,个体倾向于通过合意性(高级手段)而不是可行性(次要手段)来确定时间远距离的行为。

1.2时空因素及影响

本文采用的方法与态度改变和说服的功能匹配方法相类似。态度的功能理论认为态度服务于不同的功能(例如价值表达、自我防卫、功利主义等),暗含功能的言论比那些普通言论更加具有说服力。SnyderandDebono(1985)发现高自我监视的被试,即对于在社会情景中投射的画面类型具有特别的敏感度的人而言,更容易被产品的外观而不是质量所打动。具体来说,出于对未来后果的强烈考虑,强调行为及决定带来的远时空距离影响的结论说服力相对较大。我们的方法与此匹配相吻合,二者都假设通过心理建构,态度物体的时空距离相对与低水平特征来说与高水平特征的联系更加紧密。当考虑到远时空距离的事物时,人们倾向于注意强调积极高水平的结论而不是低水平结论,这样则会相应的改变人们的态度。因此,我们预计积极的高水平特征比消极的低水平的特征对于时空远距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

文档评论(0)

139****2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