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庐江段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研究.docx

引江济淮庐江段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引江济淮庐江段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研究

?

?

【摘要】引江济淮工程作为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对于整个安徽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于工程动工之前就提前进场、全面展开。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涉及7个镇37个村(社区),沿线有17处需要进行抢救保护的文物点。本文在引江济淮庐江段几个古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试图分析概括引江济淮庐江段古遗址的特点,并就考古发掘后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引江济淮工程;考古发掘;保护;利用

K872A

引江济淮工程是以城乡供水和发展航运为主,结合农业灌溉补水和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改善的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和江水北送三段,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供水范围涵盖安徽省12市和河南省2市,共55个区县,是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的172项重大水利项目标志性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在庐江县境内主要为引江济巢线,是引江济淮的源头工程,设计有三条输水线路,分别为新辟菜子湖线、疏浚西兆河线和小合分线,涉及庐江县10个镇40个村(社区),线路总长度约109.7公里,其中菜子湖线明渠开挖长度约22.1公里。2016年12月底,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一、引江济淮庐江段考古发掘初步情况

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而引江济淮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在工程未动工之前就提前进场、全面展开。已经确认的工程沿线需要进行抢救保护的文物点有44处文物点,涉及3个地级市的9个区县。引江济淮工程的考古发掘项目参考了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水库工程的文物保护做法,依托安徽省内考古力量,联合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考古科研力量,通过开展多方合作的方式进行考古发掘。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开工以来,经考古研究人员的抢救性发掘、勘探,发现沿线共有17处需要进行抢救保护的文物点,初步推测年代从新石器至晚清均有涉及,以新石器至商周时期最多,学术意义重大。截至目前,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考古发掘的古遗址有石头镇芮岗村夏岗老咀村遗址、庐城镇中山村三板桥遗址和柯坦镇杨墩遗址等。

(一)老咀遗址

该遗址位于石头镇芮岗村夏岗村老咀村民组。由大墩和小墩两个土墩组成,大墩东西长约100米、南北长约80米、高约3米,小墩东西长约30米、南北长约50米、高约5米,两土墩之间距离约80米,属典型平地起堆的台墩遗址,文化层明显,现场有火烧土和陶片鬲足发现,推测属商周时期遗址。2018年9月份,安徽省考古队在石头镇芮岗村夏岗老咀村民组考古发掘老咀遗址,

(二)三板桥遗址

该遗址位于庐城镇中山村三板桥村民组,罗埠河上游东岸,由大墩、簸箕墩、李家墩组成,总面积约10150平方米,属于典型的台墩遗址。此墩文化层明显,灰层3-4米,墩西北部有大面积红烧土。从年代来看,主要是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出土石器有斧、石锛、镞、刀、砺石等,陶器有鼎、鬲、瓮、罐等,纹饰有粗细绳纹、划纹、席纹、篦纹、附加堆纹等,有水波纹黑陶、磨光黑陶、蛋壳黑陶、黑皮陶、夹砂红、灰陶泥质红。1984年全省文物普查,初步鉴定为龙山文化遗址,1987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楊墩遗址

该遗址位于柯坦镇枣岗村杨墩村民组,由大墩和小墩组成,杨大墩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长约120米、高约3米,西边紧靠柯坦河,东边是杨墩村民组,北边60米处是小墩遗址。杨小墩遗址是一个直径为100米的圆形大墩,高2.5米,西边150米处是柯坦河,北边200米处是梅庄村民组,东边250米处是童院村民组,南边60米处即是大墩遗址。在两古遗址上均发现侧鼎足、夹砂红陶片,均属商周时期古遗址中的聚落址。

二、引江济淮庐江段古遗址的特点

综合引江济淮沿线的古遗址分布与类型等相关因素,可以看出庐江段古遗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规模较大,时期较远

如庐城镇的三板桥遗址,总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在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中考古发掘的面积、规模都是较大的,且沿线所涉及的古遗址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商周时期,三板桥遗址的时间还要往前推,处于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是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

(二)出土文物种类丰富

出土的文物中涉及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各个方面,有石器、陶器、青铜器。石器打制、磨制均有,磨制石器逐渐增加,种类有斧、锛、刀等;陶器数量庞大,其中以黑皮陶为最高水平,鼎、鬲、甗等足器发达。考古人员仅仅在三板桥遗址一处就发掘了包括瓷器、陶器、青铜器在内的可修复器物共200多件,陶片两百多袋,还有很多动物骨骼。

(三)文化信息含量大

随着这次考古发掘的深入,学界对台墩的结构、性质、文化序列、面貌都有新的疑问与认识,或许此次考古发掘可以填补学术空白,可以发现几千年前古人不仅喜欢

文档评论(0)

132****33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