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南京佛寺园林的景观特征研究
?
?
李刚
摘要: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以及我国著名的佛教历史文化名城,见证了佛教的诞生、发展与繁荣。南京佛寺园林景观设计在我国古典园林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既有人文景观也有自然景观,无论是在空间布局还是意境营造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出发,结合一些现实案例和前人的文献资料,对南京佛寺园林的景观建筑理念的分析及景观特征的研究。
关键词:南京佛寺园林景观特征
佛寺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也是寺观园林的一部分,一方面它能够借助自然的山和水,在建筑布局和植物配置上给予独特的造型和景观营造特征,从而产生一种飘逸灵动、涤荡心灵、抚慰不宁的超脱世俗之感;另一方面它独特的造型特征为前来观访之人带来了多层次的旅游体验。可以说,南京佛寺园林的景观建构在我国园林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其他城市的寺庙园林建筑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南京佛寺园林的景观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南京佛寺园林景观意境营造方面的特征
南京佛寺园林的景观之所以能够如此吸引人的注意力,其意境营造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都备受瞩目,这与科学合理的意境营造手法的选择是离不开的,只有做到借景合理、组景恰当才能够营造出与佛教思想相适应的园林环境。南京的佛寺园林多选建在一些远离城区中心的、风景比较优美的名山幽岩之中,造园空间是十分受限的,为营造出“心量广大、犹如虚空”的佛教意境,造园者往往采用借景、障景、虚景这三种表现手法,从而呈现出独特的意境。
第一,借景。借景是我国古典园林景观建筑中最经常采用到的一种构景手法,是指在我们正常视力的所及范围之内,将事先选择好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从而起到丰富空间层次、深化意境的作用。一般而言,借景又可分为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以及应时借这七种类型,其中前四种为最常用的类型。南京佛寺园林多建于名山幽岩之中,采用借景的方式与周边的山水相结合,既实现了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又营造出了一种曲折幽深、高低错落、静谧有序的佛教意境。以位于南京市棲霞区栖霞山中峰西麓的栖霞寺为例,其三面环山,北临长江,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南朝时期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其借用周边的自然山水植物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空间氛围,清幽而又静谧,让人心神顿时能感到安宁(如图1所示)。
第二,障景。在南京佛寺园林建筑中,障景也是一种常用的意境营造方法,我们经常说的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形容的就是障景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这能够产生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之美,从而诱惑游人的停留、驻足。障景,利用层次布局和一些建筑木石产生一种隐藏之感和隐藏之情,遮遮挡挡、隔而不断,层层叠叠、聚中有透,曲曲折折、余韵不尽,景愈藏愈深、视界反而愈来愈大。这种障景法在理论构造上是比较杂糅的,能够让游者产生一种跳脱之情,人虽在景中,但又处处皆景,使得整个园林在充满别致之感的同时又极富有层次感。通过观察南京的佛寺园林我们可以发现,在进入大门口的时候往往会设有一面屏风,这就是障景。其实,不只是南京佛寺园林,我国许多的古典园林都是采用如此构造。在这一方面,南京佛寺园林可谓是将障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南京佛寺园林多建在山麓之中,然后再借用植物来隐藏建筑物或是道路,增加曲径通幽之感,营造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秘之感。
第三,虚景。南京佛寺园林在建造的时候不仅仅重视实景,而且还非常重视虚景。南京佛寺园林的空间变化常常是无常、出人意料的,虽畅通,但又有阻隔,这能够激发大家更多的想象和情感,能够让游客迸发更多富有想象力和自由空间的想法和审美理念。北方的皇家园林多为气势恢宏的壮观之景,南京的佛寺园林则与其完全相反,其更加注重的是要表现出一种清幽自然之境,追求的是一种萧散趣无穷的境地,这即为“虚景”。
二、南京佛寺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
通过对南京大大小的佛寺园林的观察得知,植物在园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佛寺植物在保持自然生长规律以及外部形态的同时最大限度满足了佛教的理念要求。佛教讲求“无情有性、珍爱自然”,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佛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是包含有佛性的,不仅人类和动物如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具体体现,都带有生命的尊严,值得我们敬畏。佛寺园林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营造的时候非常注重这一点,佛教徒认为佛寺园林环境应该保持安静的状态和深幽的感觉,注重曲水流觞之幽情,所以岸溪两旁皆有繁茂花卉,弯曲的流水经过彩色缤纷的芦苇与青青草,到处都是一幅洁净的临泉环境,树木花草的灵气进一步突出了佛教的超然之情和隐蔽世俗的佛教理念。
在上述理念的影响之下,南京佛寺园林植物在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