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docx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对6个月心脏康复运动的依从性及运动疗效,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与家庭关怀度、心理状况的关系。方法:首次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并无任何并发症的患者,出院后可参加心脏康复运动。护士在患者出院前根据其运动试验结果,给他们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运动处方,嘱患者出院后6个月按照各自的处方坚持康复运动,护士要告知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在此期间不予患者特殊干预措施,但患者可来电咨询相关问题。当患者出院6个月后对其回访时,按照达到每周建议运动总时间的80%为患者依从性好的标准,采取方便取样,将对康复运动依从性好的28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将依从性不好(没做运动或偶尔做一两次运动,运动不规律)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全部患者59例)采取的指标评价为无氧阈(VO2AT),使用的评价工具为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家庭

APGAR量表)、自评抑郁量表(SDS),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而言无氧阈有显著提高,运动能力及运动耐力明显提高;实验组家庭关怀度得分(8.36±1.68)显著高于对照组(5.87±1.71),SDS自评抑郁得分(30.82±5.24)显著低于对照组(41.55±3.98)。结论:较好的康复运动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能力以及运动耐力;家庭的关怀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负性的情绪对康复运动依从性将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康复护理

随着心脏病学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康复已从早期的绝对卧床、“椅子疗法”逐渐发展到早期活动的综合康复程序[1]。本文旨在对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提供依据。

1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定义

学者对该依从性的定义不同,但Leong提出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指出,患者的服药、生活作息方式以及康复训练等一系列行为与医师所提出建议的相符程度即为心脏康复的依从性。患者若认为自己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病情即为有好的依从性。

2目前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情况

尽管早期的心脏康复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参与康复训练的人数较少,很多患者还会中途退出[3]。AlShehri和Youssef通过调查发现,心脏病患者中仅有1/5参加心脏康复训练,其中有近半数会在中途退出;在美国的601099例心脏病患者中,参与心脏康复训练的患者仅有12.2%;在英国参加康复训练的心脏病患者仅占22%~33%,荷兰为11.7%。在我国,心脏康复程序尚不完善,还未展开相关调查。

3.方法

3.1康复运动指导患者在出院前,即AMI后第10~14天,在MAX-Ⅱ运动心肺功能仪跑步台上依改良Bruce跑步方案[7],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根据以上运动试验结果,医生为患者制定相应的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内容包括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每次运动时间、运动种类等。

3.2运动测量工具

进行分析时主要采用的心脏康复运动疗效指标是无氧阈(VO2AT)。无氧阈是指机体在递增运动强度时由有氧供能到开始动用无氧代谢进行供能的临界点。无氧阈与运动训练关系极为密切,其提高能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改善以及运动耐力的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提高,可使

运动中乳酸生成减少且消除加快,从而提高无氧阈,提高运动耐力[8-11]。无氧阈的增高说明运动能力及耐力的增加。

3.3结果

59例AMI康复期患者中,男56例,女3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7.14±8.08)岁;所有患者病程均在6个月内;患者中伴高血压者31例(52.54%),伴糖尿病者12例(20.34%),在康复期间病情均得到很好控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依从性好组中,家庭功能良好者为25例,家庭功能中等障碍者为2例,家庭功能严重障碍者为1例;依从性不好组中,家庭功能良好者为13例,家庭功能中等障碍者为15例,家庭功能严重障碍者为3例。依从性好组的家庭关怀度优于依从性不好组,家庭功能明显好于另一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依从性好组中,无抑郁者24例,轻度抑郁者4例;依从性不好组中,无抑郁者9例,轻度抑郁者22例。依从性好组抑郁程度低于依从性不好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AMI是一种高发病率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可达50%[2],急性期行药物溶栓与PCI治疗固然重要,而康复期患者的用药、运动等依从性对病情的控制也十分重要。最初AMI患者被认为应早期绝对卧床,随着心脏病学的不断发展

文档评论(0)

周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天堂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