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录壹中秋节的简介叁中秋节的习俗贰中秋节的传说肆中秋节的诗词
壹中秋节的简介
中秋节简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由来
贰中秋节的传说
传说,远古之时,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炙热的阳光烤焦了庄稼,百姓苦不堪言。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心怀百姓,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箭射落了九个多余的太阳,并严令剩下的太阳按时升降,为百姓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前往昆仑山拜访友人,寻求仙道。途中,他意外遇到了路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了一包不死药。据说,服用此药,可立即升天成仙。然而,后羿不愿抛下妻子,便将不死药暂时交由嫦娥保管。嫦娥将药藏进了梳妆台的百宝匣中,不料被心怀不轨的蓬蒙看到了,他起了贪念,想要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传说一:嫦娥奔月
三天后,后羿带领弟子外出狩猎,心怀不轨的蓬蒙假装生病,留在了家中。待后羿等人走后,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深知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关头,她当机立断,打开百宝匣,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下。药力发作,嫦娥的身子顿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子,向天空飞去。念及丈夫,她最终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为了一位仙子。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泣不成声,诉说着白天的遭遇。后羿怒火中烧,拔剑欲斩杀恶徒,却发现蓬蒙早已逃之夭夭。他悲愤交加,捶胸顿足,仰望夜空,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其中隐隐约约有一个晃动的影子,竟酷似嫦娥。他心念一动,奋力追向月亮,然而无论他如何追赶,月亮总是离他三步之遥,他退三步,月亮又进三步,始终无法靠近。
后羿万般无奈,思念妻子之情愈发浓烈,便命人前往嫦娥钟爱的后花园,摆设香案,放置她生前最爱的蜜食鲜果,遥祭月宫中的爱妻。百姓得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于月下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平安吉祥。
于是,中秋节拜月的习俗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元代。当时,元朝统治者残暴统治,激起中原人民的反抗,各地起义不断。朱元璋联合各路义军准备起义,但朝廷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个巧妙的计策:将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信息的纸条藏入饼子中,派人分头送往各地义军,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当天,各路义军纷纷响应,起义如星火燎原般迅速蔓延。
徐达迅速攻克元大都,起义取得胜利。消息传来,朱元璋欣喜万分,下令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义时用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更加精细,品种更加丰富,大的如同圆盘,成为馈赠佳品。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因此在民间流传开来。传说二: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叁中秋节的习俗
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合成生物学全套课件完整版ppt全册电子教案.pptx
- 专题11:《水浒传》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专题10:《艾青诗选》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大班安全《地震逃生》PPT课件.ppt
- DLT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pdf
- 龙思思-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第2章 新媒体产品.pptx
- 专题16:《鲁滨逊漂流记》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专题0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新22J02 屋面-标准图集.docx VIP
- SIEMENS S7-400产品介绍说明.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