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画形象设计的传统艺术元素的提取方法研究.docx

基于动画形象设计的传统艺术元素的提取方法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动画形象设计的传统艺术元素的提取方法研究

?

?

武维臣

摘要:中国动画,早期注重与传统艺术结合,极具民族化、本土化特色,享有“中国学派”的世界美誉。但中国动画却在以后的发展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民族特色。《潘天寿谈艺录》中载:“艺术大的原则是相同的,但各民族的艺术,要有各民族的风格,这种不同风格才是其民族成就。”由此可见,各民族艺术因民族特色而有其成就。因此,中国动画只有根植于传统艺术,遵循华夏民族精神,符合国人审美习惯,才能创造出经典作品。关于传统艺术元素运用于动画形象设计理论,已有学者提出,但多为思路探讨和元素应用,缺少具体提取方法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从动画形象设计角度,寻求石窟造像艺术与动画形象设计的融合点,进而汲取传统艺术中动画形象设计所需之养分,深入论述石窟造像艺术提取方法,启发动画形象设计。

关键词:大足石刻观音,提取方法,动画形象设计

:J954:A:1005-5312(2017)09-0135-03

一、前言

重庆大足石刻观音造像,无论从龛窟数量、素材种类、造型特征等,均體现出动画形象设计素材提取的优越性。首先,观音造像较其它类别造像具有优越性。在造型上菩萨比佛较为丰富,在熟悉度上亦比其它造像更为广泛。而观音信仰又为中国四大菩萨信仰之首,在文字记载与图像创作上的资料都是颇丰的。其次,大足观音造像在数量上是非常可观的,据笔者实地考察及参考陈习删《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可知,大足县境内可辨认题材中,近1/5造像涉及观音题材;在名目类别上是极其丰富的,它包括显教、密教中多种名目类别观音;在造型特征上是极具特色的,作为晚期造像典作,其民族化、世俗化、本土化特征显著。因此重庆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作为动画形象设计素材提取对象具有优越性。

关于传统艺术元素运用于动画形象设计理论,已有学者提出,但多为思路探讨和元素应用,缺少具体提取方法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从动画形象设计角度,寻求石窟造像艺术与动画形象设计的融合点,进而汲取传统艺术中动画形象设计所需之养分,深入论述石窟造像艺术提取方法,启发动画形象设计。

二、去粗取精—取—形

(一)移体

造型的形状有立体与平面之分,而立体与平面最大的区别就是对空间的占有。空间中立体造型观看的视觉角度不同,作品呈现的状态,及给观者的审美感受亦不同。大足石刻观音多为立体造型,且注重观看角度,及不同角度的画面感。

大足石刻观音造型中形多含画,体现了不同角度画面感的审美追求。而此处移体之意有三:

一是设计时对空间中立体造型观看角度移动轨迹及方式的设定。在动画形象立体模型设计时,对立体模型观看范围、方式的考量与设定是必要的。观看范围与方式不同,作品呈现的状态,及给观者的审美感受亦不同。

二是立体造型设计时不同角度画面感的构思。如整体可观其形,细部可赏其纹,各角度各情节。

三是移大足石刻观音立体造型成功经验,用于动画形象立体模型设计中。

大足石刻观音立体造型,除空间中立体造型观看角度的移动轨迹、欣赏方式和构思画面外,对单尊造像本身的块面安排,亦值得我们深探和借鉴。

如从头身比例说,头重脚轻,却不失和谐;从坐立姿态说,坐的稳立的住;从饰物安排说,繁简有序;从纹样刻画说,精简得当;从意象神韵说,如诗如画等。而在动画形象立体模型设计时,突出主体,图形安排,繁简对比和形神拿捏等,均是们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精骨

笔者认为,“精”名词可解为精华、精品,动词有去粗取精之意。而“骨”又为骨骼、骨架等支撑整体。如我们常形容坐不直、爱倚靠的人“没长骨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知骨在身体姿态中的支撑作用。骨骼又有曲线和直挺的差别。我们常说身材曲线好的,走路扭动大的人外向和奔放,身体直挺动势小的人羞涩和内敛。而关于曲线与直线,梁蓝波先生认为,圆弧曲线具有艺术张力,西方美学家亦认为“S”形曲线最美。因此,在雕塑和绘画等人体艺术中,常见“S”形动势。而在大足石刻观音造型中,多为直立造型,“S”形动势小且少,更多展现的是一种东方含蓄美、端庄典雅美、温婉慈爱美等。

如大足北山136号《转轮经藏窟》和180号《十三变相观音窟》中诸尊观音,自然直挺立于地(或稳坐于台),不仅温婉内敛,端庄大方,而且和善近人。而大足北山125号《数珠手观音》,虽“S”形动势小,但更显灵动。可见,骨骼的曲直动势影响作品中人物性格和艺术张力。在动画形象设计中,可根据骨骼的曲直动势拿捏和设定角色性格。

(三)提线

“提”有提取和提出之意,而“线”主要指大足石刻观音造型中的“轮廓线”和“简练线条”。而“提线”就是提取大足石刻观音造型中的轮廓线,提出大足石刻观音造型中的简练线条。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提到,在灯光下,我们可以通过事物外部轮廓线辨认出熟悉事物①。可见,轮廓线具有辨识度。

笔者认为,大足石刻观音造型中的轮廓

文档评论(0)

134****4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