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题五:晚清到清末民初:内忧外患与救亡道路的尝试
第16讲戊戌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名目
考情分析
复习目标
网络构建
梳理猜测
考点一戊戌维新运动
【夯基·学问梳理】
学问点1戊戌维新运动
学问点2官员的选拔和管理(选必一)
【提升·考向猜测】
考向1戊戌维新运动
考向2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考点二辛亥革命
【夯基·学问梳理】
学问点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学问点2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
学问点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提升·考向猜测】
考向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考点三晚清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夯基·学问梳理】
学问点1晚清时期的经济与交通(选必二)
学问点2晚清时期的文化融合(选必三)
真题感悟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戊戌维新运动
2022重庆卷选择题,3分
2022全国甲卷选择题,4分
2022全国乙卷选择题,4分
2021全国乙卷选择题,4分
戊戌变法是挽救民族危亡中资产阶级做的一次努力,也是开头从学习器物转变为学习思想,因此需要重点复习。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2022天津卷选择题,3分
这部分是选择性必修中的内容,属于新加内容,复习时候需要多关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2022天津卷选择题,3分
2022江苏卷选择题,3分
2022辽宁卷非选择题,12分
2021广东卷选择题,3分
近三年涉及较多,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背景,重点关注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和局限。
生疏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抵制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生疏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和局限。
考点一戊戌维新运动
学问点1:戊戌维新运动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加
(2)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扬维新思想。
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供应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议》文章,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托古改制
缘由:①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强大,借助孔子可以削减变法阻力。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气薄弱。
评价:①乐观:削减了变法阻力,为维新运动供应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②局限:虽反对封建制度,但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查找依据,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脆弱性。
2、序幕:“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3、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3)内容:
类别
颁布的新法
作用
政治方面
裁剪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经济方面
体现性质
鼓舞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进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展
文学教育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先进思想文化传播
运动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4)特点:范围广、力度大、操之过急
(5)局限性:
①没有实行兴民权、开国会、定宪法等措施,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
②改革策略比较激进,且触及了封建官僚的切身利益,遭到他们的猛烈反对。
③实行改良的方法,把期望寄予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④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妄图依靠日美干涉的方法开展运动。
4、结果:“戊戌政变”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再次临朝训政
(2)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被杀(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3)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高校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5、历史意义
①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乐观作用,开启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具有爱国性、进步性、启蒙性。
②在肯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6、失败缘由
(1)根本缘由:民族资本主义进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气弱小。
(2)守旧势力强大。(顽固派)
(3)维新派缺乏牢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人民群众)
(4)把期望寄予于并未完全把握实权的皇帝身上。(资产阶级的脆弱性和妥协性)
7、启示: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学问点2:官员的选拔和管理(选必一)
1.戊戌变法
①1898年,清廷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②光绪帝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③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全部考试悉照旧制...
2.清末新政
(1)科举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docx
-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解析版.docx
- 古代的商业贸易-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
-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docx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docx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解析版.docx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
- 古代的商业贸易-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
-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专项练习--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原卷版.docx
-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04b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pptx
- 统编版2025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养能力提升测评试卷(A3版)(附答案).docx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青蓝携手·师道传承”师徒结对实施方案.docx
- 统编版2025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拓展培优提升测评试卷(A3版)(附答案).docx
- 甲状腺验血各项功能检测项目临床意义文字版.doc
- 高中2026届高三年级高考备考方案——精准备考筑梦行,决胜高考创辉煌.docx
- 学前教育心理学2020年8月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 学前教育心理学2021年4月历年真题及答案.docx
- 学前教育心理学模拟题二及答案.docx
- 学前教育心理学模拟题三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