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凝聚力对儿童害羞行为的影响研究.docx

家庭凝聚力对儿童害羞行为的影响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家庭凝聚力对儿童害羞行为的影响研究

?

?

李文博王丽丽郝芸

【摘要】害羞是儿童社会化初期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表现为不善交流与表达自己,易形成儿童的社会退缩倾向。本研究以随机抽取的112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探索家庭凝聚力与儿童害羞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凝聚力与儿童害羞行为、不同性别儿童害羞行为,家庭情感联络方式与儿童害羞行为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家庭居住方式与儿童害羞行为不呈现显著性相关。因此,本文从家庭凝聚力角度出发,建议从重视害羞儿童、注重情感交流、给儿童独立空间、家庭与幼儿园合力四个方面来改善儿童害羞行为。

【关键词】家庭凝聚力;儿童;害羞行为

G612A1005-6017(2021)07/08-0060-05

【作者简介】李文博(1997-),女,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丽丽(1979-),女,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郝芸(1987-),女,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

害羞是社会退缩行为中的一种典型表现,尤其是儿童社会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我国,害羞本身不具有贬义性质。害羞的儿童通常被教师评价为乖巧、懂事、听话。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合作共赢是时代的主题,无论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中人际交往都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害羞者的劣势会凸显出来。有研究发现,中国儿童在害羞与社会退缩所占比例要明显大于美国与加拿大的儿童,而且这类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会出现越来越大的问题,但是这并不会一成不变,经验积累和环境会随着成长不断发生变化,害羞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目前,在儿童教育大班额的现实情况下,教师无法实时关注到每一个儿童,尤其容易忽视具有害羞倾向的儿童,这样使他们更容易羞于表达,更加感到不安、紧张和回避群体活动。长期处于害羞状态的儿童,社交焦虑水平升高,表现出社会抑制行为,进而会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儿童害羞行为一直是学前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从已有研究来看:一是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个性特征角度来探寻儿童害羞的内在心理机制[2];二是从学校教育视角关注了教师教育方式、同伴互动[3]或者师幼关系[4]对儿童害羞的影响;三是从家庭结构[5]与家庭教养方式[6]的角度来看儿童害羞问题。但是这些研究仅从影响儿童害羞行为个别因素入手,仅关注了影响儿童害羞行为的个别因素,没有关注到儿童生活不同情境的整体影响和作用。

在相关主题研究中,害羞最早被认为是一种抑制的状态,伴随着脸色苍白、口吃、出汗、发抖、脸红等一些身体症状,心理会感到自卑,不被他人重视[7]。学前儿童的害羞是个体在人际交往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趋避冲突,他们的内心对互动是向往的,但是社交的焦虑大过向往[8]。害羞是产生于人际交往中,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他人的评价而不舒服,在他人面前会感到紧张、担心或有尴尬的倾向,害羞的人会害怕受到负面评价,对于别人的一些言语、行为更为敏感[9]。家庭凝聚力是指家人彼此间的情感结合程度[10],它是家庭环境的一个中心方面,指的是家庭成员彼此的关心、帮助支持与对家人承诺的程度。家庭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群体,家庭凝聚力不仅有基于婚姻关系的夫妻之间互动,也有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子以及孩子之间互动,同时认为家庭不会自然而然形成凝聚力,只有夫妻、亲子、孩子之间良好的互动才能形成这种深厚的家庭凝聚力[11]。本文是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维果斯基,1931)、家庭系统理论(波文,1978)、依恋理论(鲍尔比,1950)为理论基础,试探索:家庭凝聚力与儿童害羞行为的相关度、家庭情感联络方式与儿童害羞行为的关系、家庭居住方式对儿童害羞行为的影响及其在不同性别儿童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在哈尔滨、大庆、北京及其他地方的幼儿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112名儿童,其中哈尔滨35名,大庆47名,北京11名,其他地方19名。研究对象共包括男孩54名,女孩58名;小班25名,中班50名,大班37名。

(二)研究工具及施測

研究工具主要为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主要对儿童的性别、年龄以及父母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了解。第二部分为儿童害羞问卷,该问卷采用国内学者韩丕国、武云鹏、高峰强(2014)所编制的《学前儿童害羞量表》[12],共35个题项,包含同质主动型害羞、同质被动型害羞、异质主动型害羞、异质被动型害羞、公众主动型害羞、公众被动型害羞六个维度。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从1到5表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本研究中该问卷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58,表明该问卷信度较好,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整体问卷的信

文档评论(0)

188****87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