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四章.pptx

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四章.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观物取象引譬连类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概说

思维方式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行

为,因而必然影响着文化的创造;文化作为人们自觉创造的产物,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获得了自身生命的同时,又必然反过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存在与发展,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再创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能动的、创造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外在显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精华与糟

粕,都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关,主要包括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三种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

求真、向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为了改造世界,就必须正确认识世界。为此,中华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探讨世界的本原、生成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辩证思维。首先,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立统一,即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以及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规律。其次,揭示了

包括主客体的认识上人与自然、天人关系等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尽管天命靡常,

但吉凶由人,倡导制天命而用之。天人感应,天

人合一,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得中国历代知识

分子多以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的对立统一思想,

求取身心平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指导政治军事、医学文化等领域。

张搴出使图(上)后妃图(下)

作用;其次,直觉思维表现为一种审美的艺术思维,讲求艺术创造的自由直观,在感受中领悟宇宙的规律,借佛家妙悟之语,揭示诗歌等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其三,直觉思维还表现为追求佛教禅宗的顿悟,不在乎循规蹈矩的逻辑,而以凝练的格言警句高度概括哲学和艺术的本质。中国传统直觉思维追求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但更注重把对真的追求统一于主观的体悟当中,成为东方现代思维的源头。

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形式,指思维主体通过对思维对象的直观认识,以非逻辑、非理性的形式,

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是在直观与体悟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首先表现在对宇宙人生的把握上,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概括为阴阳对立面的相互

中国写意山水就是直觉与感悟的艺术,与西方风景、人物绘画不同,写意山水不追求写实的准确,神似胜于形同,意趣高

于构图,特意留出空白,让欣赏者用想象和理解去填补。

圈摄請害书不食成事氏T無快古晶

直觉思维

态古

所谓中和思维,是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和思维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它起源于人们对于“执中”、“尚中”的认识,从儒家“中庸之道”思想出发,吸收佛家“中道”观念和道家对立统一的“中行”辩证,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善,用于艺术创造中,则提倡中和之美。

传统中国文化的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是中华民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如果把辩证思维看作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干,那么直觉思维与中和

思维则是平衡翱翔的双翼,三

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在彼此互渗整合中建构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思维系统。

孔子主张“执两用中”,评价《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温柔敦

厚”。用于艺术则提倡“中和之美;用于

做人,其实质就是“允执其中”,文质兼

备,实现中和之美。

中和思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是一种进取有为的人生哲学。

修身即修养身心,主要指道德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包括三个层面,即要有志向、

人格和道德。“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的远大的志向,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富于开拓,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当代画家范曾作品:曾子曳缺而歌商颂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燕的

文档评论(0)

zhanghaoyu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