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docx

教育经济学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教育经济学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

?

??

?

?

?

?

?

?

?

???

?

?

?

?

?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是与此同时,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此外,人才市场失衡,劳动力市场呈多峰增长,种种效应的累加使得大学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毕业生个人及其家庭的问题,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从社会角度来说,这也导致了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并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因此,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势在必行。

二、从教育经济学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从供给需求理论看大学生就业难。市场需求与高校供给存在矛盾。从市场与高校关系的角度,根据教育经济学理论中供给需求理论,可以将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看作是人才供求关系失衡问题。这个失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上的失衡,二是结构上的失衡。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体现在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上。从学生个人需求的角度出发,作为高中毕业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无论从社会舆论还是家人期待方面来看,可能更多期待的是进入高水平的一流大学求学,而不愿意进入职业技术类院校,这导致众多的学生涌入同质类高校,职业技术类高校却往往门可罗雀。大学生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不符导致毕业生结构性失衡。因此,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不得不从事一般技术人员的工作,浪费了教育资源,同时增加了自身机会成本。与此类似的还有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问题,大学生往往对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趋之若鹜,但较少考虑自身情况及市场需求。待毕业时才发现所谓的热门专业就业并不理想,僧多粥少导致大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甚至部分高校毕业生不得不从事与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

2.从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看大学生就业难。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是美国学者皮奥里等人于1970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是统一的,而是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部分,教育则是将人们分配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权利平等、晋升机会多、管理有序等特点;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则往往是工资低、待遇差、就业不稳定、条件差、要求苛刻、晋升机会少的工作。这两个劳动力市场之间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它们之间的人员很少相互流动。

(1)经济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的二元分割。我国较为公认的二元分割是在地域上的分割,我们把其简单划分为经济发达区域劳动力市场和经济不发达区域劳动力市场。经济发达区域主要指的是我国的大、中城市及南方沿海发达地区,这些区域经济发展快、生活水平高,能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当然也就成为毕业生的首选。

(2)技能型职业与知识型职业的二元分割。从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来说,可以将我国劳动力市场简单划分为技能型职业与知识型职业。技能型职业指的是依靠掌握技能重复劳动的工作,一般具有工资相对较低、晋升机会少等特点;而知识型职业主要是指能够提供较高工资、就业稳定且晋升机会较多、主要依靠脑力的工作。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两者相较当然更愿意选择知识型职业。一方面,大学生不愿意选择技能型职业,即使有意愿的,也可能由于缺乏专业技能而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多数企业也不愿意花高成本雇佣大学毕业生从事简单的技能型工作,企业更青睐具有工作经验或受过专业培训的求职者。由此可见,技能型职业和知识型职业之间的壁垒难以打破,人员在两种职位间的流动较为困难。

3.从教育过度理论看大学生就业。1985年,教育经济学家莱文提出了教育过度的三种具体表现:(1)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受教育水平者,现在受相同教育水平的人的经济地位下降了;(2)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之期望;(3)工人拥有比其工作要求更高的教育技能。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不是单方面的问题,众多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是其本质却有一定的关联或共同之处。例如,教育过度理论实际上与供给需求理论中的市场需求小于高校供给的观点是类似的;个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矛盾与劳动力市场工作类型的二元划分也是有关联的。因此,要全面理解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内涵,需从多个角度综合性地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

1.高校要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高校专业的开设与毕业生就业方向息息相关,因此在专业设置上,高校应当时刻把握劳动力市

文档评论(0)

139****3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