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西向排洪工程水闸围堰施工方案.docxVIP

城区西向排洪工程水闸围堰施工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区西向排洪工程水闸围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市xx水闸的建筑物等级为2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施工围堰按4级(P=20%)建筑物设计,根据xx水闸所处的地形、地质情况,围堰断面不能太大,采用钢管桩框格式内填土围堰,围堰挡水标准按全年P=20%标准设计,相应潮水位为4.47m,围堰顶高程,参照老堤标准,确定为5.0m(不小于0.5m)。

xx水闸工程布置于现状金灶水闸下游180m处的金灶河上,距河口70m处。工程等级为Ⅱ级,xx水闸处于河水下泄入海和海水潮汐涨落出入地段,拟建场地属潮汐河口地貌。

水闸净宽30.0m,闸底板高-1.0m,共布置三孔,每孔10.0m,水闸设计流量350m3/s。xx水闸永久建筑物包括上游防渗保护段、闸室段和下游消能防冲段,临时建筑为下游围堰。

二、工程施工条件

2.1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1、气象

xx城市地处xx省东南沿海,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据xx气象台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7.9℃,最高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8℃,最低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7.7℃,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底气温-4.5℃,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94mm。xx气象台历特征值见招标文件P73页表1-1。

本区降水量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以xx站为例为1723.0mm,最大年为2919.8mm(1911年),最小年为1103.0mm(1979年),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4~10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8.5%,5~9月份占全年的64.7%。降水按其特征性可分为梅汛期、台汛期和非汛期。

梅汛期是一年中连续性水日数最多的时期,在春末夏初(4月16日~7月15日),副热带高压逐加强,与北方冷空气交接,静止锋徘徊,造成长时间连绵阴雨高湿天气,降水量较大。梅汛期最大暴雨通常发生在6月份。

夏秋季节(7月16日~10月15日)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以晴热为主,有局部雷阵雨,容易伏旱或夏秋连旱,与此同时,太平洋上台风和热带风暴活动频繁并影响本地区,其挟带的大量水汽常造成短历时大暴雨,此期间称为台汛期。

每年10月16日~次年4月15日称为非汛期。非汛期的天气受冷高压控制,干燥少

雨,除有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出现少数雨雪天气外,以晴好天气为主。

(1)基本资料

流域范围内有雨量站2个,分别为瞿溪站、潘桥(老竹)站和本流域邻近的有xx站、龙湾站、帆游站、朱涂站等雨量站。设站最早的是xx站,雨量观测始于1883年。暴雨资料系列为1960~2000年共41年,测站资料不足年份采用相关插补延长。

潮位资料有龙湾站、xx站、梅岙站等共4个站资料。在温瑞塘河水系上还有水位站4个,分别为西山站、潘桥站、帆游站。

(2)设计暴雨

鉴于流域内缺乏流量资料,设计洪水只能采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暴雨选择一日、三日各站同场雨年最大值,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采用泰森多边形面积加权求出设计暴雨值,其成果见下表:

三溪片各频率设计暴雨成果表

频率P

1%

3%

5%

10%

20%

50%

H1日

401.6

356.4

297.8

251.2

203.0

132.4

H3日

558.3

495.6

414.0

349.2

282.3

184.0

经分析,选择1987年9月9日~11日降水过程作为典型暴雨,根据流域内排频适线得到的各频率设计暴雨值与典型暴雨同倍比放大,从而求流域内的设计降雨过程线。

(3)设计洪水

三溪片上游各支流集雨面积均小于50km2时,推求洪水时,采用xx省推理公式法。降雨时候分配采用1987年9月9日~11日的降雨过程,净雨推求采用初损法,初损25.0mm,后损按1mm/h扣除,洪峰成果在此不再详列。

(4)设计潮位

本流域河口属正规半日潮地区,一天两高两低现象甚为明显,海洋坡沿大陆架进入浅海并涌向瓯江河口后,受水深、河槽口径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前波变陡,后波变缓,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的潮流特性。

统计xx、梅岙、花岩头各站年潮位,经P-Ⅲ型适线,求得各频率设计潮位。按距离内插,求得本工程瓯江设计高潮位,见下表。

龙湾、xx、梅岙、花岩头站各频率年最高潮位

单位:m(黄海高程)

设计值

P(%)

1

2

5

10

20

50

xx站

5.71

5.39

4.98

4.68

4.39

4.06

xx水闸

5.81

5.49

5.08

4.77

4.47

文档评论(0)

不忘初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