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

?

朱丽凭

摘要:数学思维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根。要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最终落脚点离不开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把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作为重要的目标来追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思维核心素养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核心素养,就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实现以“知识结构为核心”向以“素养发展为核心”的转型教学。现结合笔者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谈谈如何通过发展数学思维来提升核心素养:[1]

一、准确定位发展数学思维的教学目标

有实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清晰的教学目标。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在实际备课中,大部分老师包括笔者也有这样的体會:对显性的、容易实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关注过多,而对另外两个隐性的目标重视不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整体解读教材,准确剖析教学内容的数学思考点,并把它作为重要的目标予以呈现。既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又要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落在数学思想方法的体会与领悟上、数学思维的发展上、数学素养的提升上。只有这样,课堂才充满生命活力,才会有灵魂和方向。

二、巧妙设计发展数学思维的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为了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灵活设计促使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学习形式,亲身去“做数学”,去“再创造”数学。[2]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师紧扣教学目标,以活动为主线,把全班学生分成男、女生两队,每队各派代表抽数字卡片0——9来进行排数、比较大小,设计了以下3个活动来进行教学:

活动一(热身活动):女生从数字卡片中任意抽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男生从数字卡片中任意抽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并比较大小。数大的那方获胜。当学生听到这样的比赛规则时,男生激动地说:“这个游戏不公平。”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男生纷纷说:“因为三位数永远大于两位数,如果这样设计游戏,我们男生输定了。”教师接着问:“那怎样设计才公平呢?”有一名男生大声地回答:“可以让我们男生和女生一样,也抽三个数字。”于是,师生共同调整了活动方案,让每个队都从0——9这十个数字卡片中任意抽三个数字,在黑板上摆出三位数进行大小比较。

活动二的要求:每队派的代表可以抽三次,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第三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三位数大,哪一队就赢。

活动三的要求改为:每队派的代表可以抽三次,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

(在进行活动三时,笔者让学生思考:“在这一活动中,哪一次抽到的数字能直接决定胜负?”学生:“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最关键。”从而总结出:比较三位数的大小,从高位比起,百位上的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

三个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各有目的,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提升了思维能力。通过这样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展现的才会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多元发展,课堂绽放了魅力。

三、灵活运用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升数学素养。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抓住启迪学生思考的机会,以各种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进行了新的探索。首先发给学生一张练习卡(上面有一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在汇报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方法时,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用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相乘,即:5×4=20cm2;第二种:测出一条边的长度是5cm,以及对应的高是3cm,面积是5×3=15cm2。)教师接着追问:“那么它的面积到底是20cm2还是15cm2呢?你能不能用充分的理由去说服别人?”于是,学生利用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学具,自发地进行实验操作、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越来越短时,图形越来越瘪,面积越来越小。由此可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与高有关,而与两条邻边的乘积无关。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太多的铺垫去诱导学生的思维,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环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决新问题。在推导平行四边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把“转化”思想进行有机的渗透。在推导出公式后,没有马上进行例题的学习,又设计了一个跟进探究的环节:事先每个小组准备一张平行四边

文档评论(0)

183****1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