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汽车智能底盘术语和定义》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汽车智能底盘术语和定义》团体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批准立项。文件号
中汽学标【2023】302号,任务号为2023-123。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
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吉利汽车研究
院(宁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
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经纬恒
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蜂巢智能转向系统(江
苏)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
总院、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辽宁工业大
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拿
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
公司、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舍弗勒智能驾驶科技(长沙)有限公司等单位
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汽车底盘是决定整车主动安全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等的基石。智能化赋能
汽车底盘的性能提升和功能扩展,并对汽车底盘提出新要求,引发底盘的定义、属
性、构成、功能、性能、技术参数等发生变化,因此迫切需要统一汽车智能底盘相
关术语、明确定义,为底盘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在开发、生产和销售环节提供统一
的技术术语,并支撑汽车准入管理环节对智能底盘相关技术要求的制定。
国内外对智能底盘的研究方兴未艾,智能底盘的各类技术名称、新型方案、增
值功能尚无统一名称和准确定义,极大增加了技术沟通成本和认知误差。对智能底
盘相关技术、功能、性能、技术参数等进行术语规范和定义非常迫切。
本标准对智能底盘相关术语进行规范和定义,重点关注智能底盘区别于机械底
盘的新结构、新功能、新性能和新要求涉及到的相关术语。本标准是智能底盘系列
标准的基础性标准,是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中的术语和定义类标准的
补充。
1
1.3主要工作过程
1.3.1预研阶段
2023年3月开始调研国内外智能底盘的技术现状及国内外可参考标准;2023年
4月到2023年6月撰写初稿,内部论证;2023年7月至11月进行了标准规范的内
容修改与完善;2023年11月申请标准规范进行立项答辩工作。
1.3.2立项阶段
2023年12月1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北京组织专家对清华大学牵头申请的
《汽车智能底盘术语和定义》标准项目进行了立项审查,专家组听取了标准起草组
的项目立项论证报告,并进行了质询与讨论。会议上由清华大学对本标准的背景、
国内外相关技术和标准情况、主要内容与研制计划、标准应用场景等进行了介绍,
同时提交了标准初稿,立项审查专家对标准内容进行逐项讨论,对标准的研究方向
和内容给予肯定。
1.3.3起草阶段
2024年1月4日,清华大学牵头研制的《汽车智能底盘术语和定义》CSAE标
准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CSAE)制修订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通过立项审查,
正式列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研制计划,起草任务书编号为2023-129。正式面
向行业广泛征集参与单位。
2024年1月26日,《汽车智能底盘术语和定义》团体标准启动会线上召开,
会议介绍了标准前期制定过程,当前标准完成情况,以及后续工作计划。与会专家
就当前标准草稿内容进行细致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同时,会议讨论完成了标准
内容分组工作。
2024年3月7-8日线上组织召开了《汽车智能底盘术语和定义》团体标准研
讨会。来自高校、整车厂、零部件公司及科研院所等单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就前
期收集的78条意见进行归纳和处理情况介绍,与会专家就智能滑板底盘和接口、
控制功能和参数、运动模式、底盘状态、冗余、制动、EMB、转向、驱动、悬架等
方面提出各自的观点和修改建议。
2024年6月21日,《汽车智能底盘术语和定义》团体标准研讨会线上召开,
来自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检测机构及科研院所等参与单位的23位技术专家参
加会议。会上,清华大学介绍了根据上一轮修改建议的形成的标准草案。与会专家
深入研讨,并对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基础术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普通货物道路运输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编制说明.doc
- 普通货物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docx
-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目视化管理技术规范》(报批稿)编制说明.docx
- 普通货物道路运输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规范.docx
- 《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雇主团体标准》编制说明.docx
-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目视化管理技术规范.docx
- 《叉车定期(首次)检验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pdf
- 《叉车定期(首次)检验规范 第2部分:具有防爆功能的叉车》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pdf
- 《叉车定期(首次)检验规范 第3部分:无人驾驶叉车》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pdf
- 《乘客电梯轿厢内空气质量与调节规范》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