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pdfVIP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二步 通史串讲 第3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二步通史串讲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第1页

word

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二步通史串讲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

的辉煌与迟滞——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对点训练

1.(2015·某某某某二模)明朝时,有“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

臣则并头叩拜矣”的记载。这主要反映了()

A.官僚贵族是作为君主奴仆身份而存在

B.手握国家利器的官员仰仗皇帝的家奴

C.宦官专权严重加剧了封建政治的腐败

D.宦官借助专制皇权以抬高自身的地位

解析:选A。材料说明“内官”作为皇帝的代表,公侯驸马这些官僚贵族都要对其“回避

之,且称以翁父”,大臣则对其“并头叩拜”,这实际上表明官僚贵族是作为君主的奴仆而

存在,故A项正确;B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宦官专权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宦官地位提高背后反映的是皇权的提高,故D项排除。

2.(康熙帝)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

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

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清圣祖实录》卷六十九康熙十六

年十月癸亥条)。该谕旨的目的是()

A.选拔侍从陪皇帝作诗写字

B.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理政

C.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D.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南书房设立的背景,目的是削弱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作诗写字是表面现象,故A项排除;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

理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B项错误;康熙年间已经不存在丞相,故C项错误。

3.(2015·某某海安中学高三四模)“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

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为市日,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

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X

B.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

C.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发展

-1-/4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二步通史串讲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第1页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二步通史串讲第3讲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第2页

word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解析:选D。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明清工商业市镇)。

从材料“每为市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中可以看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出现了比较繁荣的商业市镇,根据所学知识,这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与汉代、宋代

和唐代的“市”无关,选择D项符合题意。

4.(2016·东北三校联考)《明夷待访录》之《原法》篇是黄宗羲法律思想的结晶。他认

为:“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这里的“法”具有现代意义,是指具体的法律条文

B.该观点颠覆了传统社会中君主和民众的地位和关系

C.集中体现了作者国法家法同构实现治世的大胆设想

D.黄宗羲认为天下共治和理想的君主原型只存在于三代

解析:选D。由“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可以看出其认为天下

文档评论(0)

176****0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