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关于“启发教学”思想的比较分析考研考点.pdfVIP

孔子与苏格拉底关于“启发教学”思想的比较分析考研考点.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今世界,社会和科技发展迅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创造能

力的培养,人的智力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动

脑思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启发”,成为我们研

究的热点。

学过教育史的都知道,我们通常把孔子看作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首创者,而西方

则公认苏格拉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鼻祖。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思

想分别对后世东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有趣的是,从时间上看,他们几乎生活

在同一历史时期(孔子比苏格拉底略早半个多世纪),并分别独立提出了启发式教

学法。今天呢,我们就二者的“启发教学”进行一个对比。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处

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正在逐步形成,政治上

极度动荡,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论语》一书是孔门教学的实录,其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启发教学的至理名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现代汉语中“启发”一

词和“举一反三”的成语即由此而来。宋代名儒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

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即孔子认为,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正在积极地进行思考,一时还找不到解决方法

的时候予以启发;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已经思有所得,但还不十分明确,还表达不出

的时候给予开导。如果教师已就学生所疑的最关键一点予以启发了,却不能引起学

生的联想、类比和推理,孔子认为教师就没有必要再讲了,因为这说明学生没有主

动积极的思考,仅靠教师的讲授是没有意义的。在教学实践中孔子也认真贯彻了他

的上述主张。

通过《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在实际教学中很善于运用问答法促进学生的独

立思考。有时学生问一个问题,孔子只简单回答,以引起学生的追问和思考,学生

一步步追问,孔子的回答一次比一次深刻。这种答问方式,即有针对性又有启发性,

也反映了孔子的“善待问”。有时孔子对待学生的提问,则不直接作答,而是从学

生的问题中提出问题,或反问一句,让学生思考并表述自己的意见,最后孔子才对

学生的意见加以肯或否定。有时孔子对发问者的问题,好象自己一无所知,“空空

如也”,不作正面的答复,而是尽量从问题的正反两面提出问题,启发问者思考,

克服疑异,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即“叩其两端而竭焉。”这说明了孔子的启发式

教学是灵活而生动的。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伟大

的思想家、教育家,出身于平民家庭,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将“集中于对物质与自然现象之理则的确定,

转入人生事务、道德问题及人论问题研究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反对智者所谓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他认为有关道德、正义

等定义不是人们主观的意见,而是客观真理。在他看来,事物的意义是在人出生之

前已存在于人的心灵中;但在人出生时,由于肉体的干扰而使他忘记了它们。所以

他认为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不在于从外部向人们灌输真理,而在于引导、启发人们

倒出他肚子里固有的知识与真理。

苏格拉底的教学采用的是饶有兴趣的谈话法,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道德哲学。教

学中,苏格拉底往往是从日常所见、尽人皆知的简单事物或浅显的道理开始,向学

生提出问题,并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

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促其积极思索,然后再辅之以各种有关事例进行启

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地接近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比喻说这就好比助产婆把胎

儿从母亲的肚子里催生出来一样,所以他把这种方法命名的“产婆术”。西方教育

史上公认这即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法。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正值东西方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文化

教育事业繁荣,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日益丰富。作为东西方最早的大教育家,孔子

和苏格拉底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对教学过程的规

律有了初步地认识和思考。因此他们所提出和实际运用的启发式教学法,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4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