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统编版:八年级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_2.docx

初中历史统编版:八年级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_2.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通过任务驱动和史料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具体的时空条件,培养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的时空素养,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等史事之间的关联。

2.通过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的讲解,结合历史地图和图片史料,分析《辛丑条约》各个条款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的危害,使学生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3.通过讲述义和团运动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和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史事,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责任使命。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认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以及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坚定决心。

2.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所犯下的暴行和清政府卑躬屈膝的丑行,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认识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具体的时空条件,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等史事之间的关联。

2.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清政府统治的腐败,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到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教学过程

一、义和团运动

【探究任务】为什么19世纪末中国会爆发这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认识历史,理解历史。

【情境创设】1.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兴起于19世纪末呢?

【调用所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1898年,列强强租中国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史料展示】

【教学过程】通过对19世纪末历史事实的回忆,使学生认识到,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反帝救亡成为了时代主题。并结合历史地图,引导学生认识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的时代背景。

【情境创设】2.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兴起于山东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历史地图、史料解读,加深学生对山东的了解,使学生对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山东有了更加深刻了认识,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空间理解历史的能力。

【史料展示】

材料一: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

材料二:

材料三:1895—1899年全国重点地区灾害统计表

材料四:1898年黄河漫溢,“山东省灾情奇重”,形成“一省偏灾”的局面。由于水漫庄稼,山东全省麦收仅止常年一半,鲁西北黄河两岸地区水灾更重,竟至颗粒无收,以致饥民通地,“纷纷迁徙”。

——引自《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第4259、4316页

材料五:

【教学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阅读和分析,从19世纪末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出发,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山东地区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而山东尚武风气和民间练武组织的阳刚之气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得在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剧的时候,山东率先爆发了以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的农民运动。

【情境创设】3.兴起于山东义和团运动为什么能够发展到天津和北京呢?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地图的研读,引导学思考义和团运动为何能够山东发展到天津甚至是北京,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场运动特定的时空环境的认识。

【史料展示】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俄美德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教学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对《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的史料进行研读,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具有爱国主义性质。同时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清政府为了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由此解释义和团运动能够迅速发展到天津和北京的原因。同时,通过史料研读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盲目排外,不利于近代化,具有落后性”“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且带有“封建迷信思想”等,图片教学难点。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做铺垫。

【情境创设】4.为什么具有盲目排外色彩和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义和团运动会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和承认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