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选自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五单元《古代哲理散文》中的3篇文章。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孟子·公孙丑上》中“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论述,探讨孟子的仁爱观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分析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阐述人们具有同情心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同情心的本质和作用。
3.对比孟子与墨子的仁爱观,让学生了解古代哲学家对仁爱问题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讨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5.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增强学生对孟子仁爱观的理解,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爱意识。
2.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本细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实现对古代哲理散文的有效解读。
3.激发学生思考仁爱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培养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人品德的发展。
4.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包容,形成开放的思想观念和合理的判断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在知识层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对古代文化和哲学有一定了解,但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在能力方面,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课堂活动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但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实践和强化。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他们在课程学习中的行为习惯表现为:课堂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主动性不足;团队合作意识较强,但个别学生依赖心理较重。这些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有利于课堂氛围的营造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也对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1.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2.强化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3.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将仁爱观融入个人行为;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参考资料。
软件资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学习软件、电子教案。
2.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课堂互动系统。
3.信息化资源:电子课件、古文朗读音频、仁爱观相关教学视频、PPT动画演示。
4.教学手段: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文言文阅读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古代哲理散文》这一单元,探讨孟子的仁爱观。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一句名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这篇文章。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阅读《孟子·公孙丑上》原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的?
b.孟子通过哪些例子来说明人们具有同情心?
c.孟子认为仁爱的本质是什么?
三、课堂讲解
1.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进行解读,指出孟子认为人们天生具有同情心。
2.分析文章中的例子,阐述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人们在面对他人遭受痛苦时,会产生同情心。
3.讲解孟子仁爱观的核心:仁爱是一种道德情感,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四、课堂讨论
1.引导学生思考孟子仁爱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体现仁爱的事件,讨论仁爱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3.对比孟子与墨子的仁爱观,让学生了解古代哲学家对仁爱问题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案例分析
1.教师呈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弱势群体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体现仁爱精神的。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仁爱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子的仁爱观,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我们了解到人们天生具有同情心,仁爱是一种道德情感,表现在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仁爱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
1.根据课堂学习,运用孟子的仁爱观分析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docx
- 《1 走进画图世界》(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吉美版.docx
- 1.1生物科技进展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 教学设计.doc-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 第6课 数字作品面面观(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docx
- Unit 1 A New Start Starting out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3.我们班 他们班 第1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docx
- 篮球:侧掩护战术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2.2细胞中的无机物 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docx
- Unit 2 Section Ⅳ Grammar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一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课堂高效讲义配套教学设计(外研版2019).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