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南省联考2022_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pdf

湖南省联考2022_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中,有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议题频现。无论是人

大代表建议设立“汉服日”,还是政协委员建议建立“成人节”“拱手礼取代握手礼”,以及

“两会”的议案提案都折射出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十足关切。

“传统文化”到底是指什么,在如今是否还有生命力?现代化与西方文明是否在扰乱

它的根基?面对如今的社会问题,我们是否能在传统中找到解答?

南风窗记者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和知

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的许纪霖,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

南风窗:西方文化的核心关注神与人,中国文化的核心关注天与人。从文化的角度看,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似乎都首先关心自己与“神秘力量”的关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

类似的文化心理?

许纪霖: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是不一样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呢?我们用马克

斯·韦伯的话说叫“祛魅”,除去魅力。魅力是什么?来自哪里?来自另外一个世界,这叫

超越世界。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很难想象,在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以外,还有一个

世界。

但是古代人一定有。在西方,是“上帝的世界”;在中国,是“天道、天理”。越是往

远古,人的理性能力就越弱,越容易产生无法把控自己命运的恐惧:飓风来了,把部落所

有的帐篷都吹走;庄稼种得好好的,冰雹、洪涝来了一下子毁掉。越恐惧越崇拜,比如蒙

古人的狼图腾,也是一个证明。

从这种共同的“恐惧”“崇拜”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平常一讲到中西文化,更多的是

讲区别,好像这两种文明只剩下差别。但事实上,中西文明之间的差距没有我们想象得那

么大。

南风窗:“孟母三迁”“孤儿寡母出人才”这样的传统文化故事,总会让人想到近来对

于学区房、“鸡娃”的探讨和焦虑。对于后代成才的企盼与不计代价的付出,是一种文化传

统吗?为什么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生活在比较与压力之下?

许纪霖: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儒家文化的传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解释,我这里举一

个我的好朋友、知名人类学家阎云翔的解释。我们都知道,所谓近代化、现代化的核心标

志,有一个是追求“个体化”——个人主义,个人从家庭网络中脱离出来。

从文化的角度看,这和中国人对自己的生命理解有关。不同于西方人“孩子是上帝的

礼物,我把他培养长大,再还给上帝,让他独立”的想法,中国文化里没有上帝,每个人

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理解都放在血缘关系之上,以这个脉络来理解生命:父母辈没实现的愿

望,儿子女儿可不可以实现?老一辈的遗憾,年轻人能不能补偿?

所以中国的孩子属于家庭、血缘,承担了很多的期望,这种潜意识的文化很强烈:父

1

母是奉献的、无私的,只要稍微有点良心,孩子就会有压力。这不能说好与不好,但它形

成了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只有放在这个文化背景里,才能理解它。

南风窗:就像最近《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引发的集体感动一样。

许纪霖:对。《你好,李焕英》这个电影一开始没人看好,但没想到现在如此大热。为

什么?不能说仅仅是营销的好或者时机好,这背后我们恰恰可以看到,《你好,李焕英》代

表了很多年轻人内心的愧疚感。中国人再怎么现代,他依然是中国人,个人的完整性无法

由个人完成,他依然要在家庭关系的血脉相连里来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

南风窗:每年在全国“两会”,几乎都会出现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讨论。比如今年,

有委员提议设定“成人节”,行古代成人礼,或规定以拱手礼取代握手礼等。你怎么看待这

些讨论?它们可以对传统文化的普及起到作用吗?

许纪霖:我个人不太赞成用法的方式来创造一种新的礼仪。更好的方法,是通过社会

的试点,让好的东西慢慢推广,而不是患上“法的膜拜症”,一切都交给法处理。法律是什

么?法律背后是国家意志,但是除了国家意志以外,我们更需要社会的日常秩序﹐自发的

日常文化秩序。

(摘编自《对话许纪霖:把握传统需要建立文化自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