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新闻职业与伦理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docxVIP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新闻职业与伦理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新闻职业与伦理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

?

??

?

?

?

?

?

?

?

???

?

?

?

?

?

职业认知一般是研究从业者如何认识和理解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包括该职业的功能、意义、规范等,职业认知是职业意识成长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的新闻职业认知研究。科亨(Cohen)最早开始对新闻从业者进行职业认知的研究[1]。美国学者大卫·韦弗(DavidWeaver)等人从1982年开始,每隔十年会对美国新闻从业者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调查[2]。托马森那·肖和坎迪斯·怀特(ThomasenaShawCandaceWhite)对公共关系从业者和新闻从业者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样本对媒体关系及伦理的看法[3]。

国内也有较多以新闻从业者为对象进行的新闻职业认知研究。例如,陆晔、俞卫东在2002年研究了上海新闻从业者的媒介观和伦理观[4]。周裕琼以全国范围的新闻从业者为调查对象,研究互联网对新闻从业者媒介角色认知的影响[5]。张志安教授等也对新闻从业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010年至2011年,张志安和沈菲以中国内地的调查记者为对象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调查记者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职业意识,更加强调媒体的监督功能”[6];张志安、张京京等以新闻从业者为调查对象,对媒体功能、新闻伦理观、工作自主性进行了调查研究[7];黄建友、张志安研究了中国台湾与大陆的新闻人员对争议性采编手法的态度[8]。可见,目前对于新闻职业认知的研究大多是以新闻从业者为对象进行的研究。

目前以新闻传播类学生为对象进行的新闻职业认知研究较少,本文以新闻传播类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职业功能、职业价值规范、争议性行为及从业意愿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教育是培养人价值伦理的重要方式,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在其著作中指出教育能培养人的性格和能力[9],因而将新闻教育纳入本文的考察。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一)新闻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性格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新闻教育到底要培育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施拉姆在《新闻教育是职业教育、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中很早就探讨了新闻教育。美国在二战后新闻传播类的教育就已经比较明晰了,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人文社科自然基础知识、专业的技能与研究水平及捍卫民主公正的价值观。[10]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新闻业生态环境的变化,新闻教育紧跟时代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斯坦福大学建立了计算机新闻实验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建立了新媒体创新创业实验室,还有一些学校建立了无人机新闻实验室等,开启了实验教学新模式[11]。

国内也对新闻教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理论探讨到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方面,都做了较多的研究。如张萱从跨学科的角度,对新闻传播课程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构想[12]。我国高校新闻学院在设立之初均设计了新闻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如新闻采访、评论写作、书刊报纸编辑等课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很多学院还开设了网络编辑等新媒体技能课程。

本研究将从“基本人文科学知识培养”、“采写编评能力培养”、“新媒体能力培养”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四个方面来探讨新闻教育与新闻业从业意愿的关系,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一:新闻传播类的大学生如何看待新闻学院教育?

(二)新闻媒体的功能

对于新闻媒体功能的研究有很多,国内大多是借鉴大卫·韦弗(DavidWeaver)等关于“新闻媒介社会角色”的量表[13],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并调整设计出适宜的调查量表。

周裕琼在针对全国范围的新闻从业者调查中,梳理出了以下几种社会功能:准确且迅速报道国内外新闻,充分分析和阐释百姓所关注的社会话题,揭露、监督和批评社会不良现象及监督党政机关接管的公务员、为老百姓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和公共空间等[14]。张志安教授等在深度调查记者的职业认知研究中,将新闻媒体的功能划分为鼓吹民意、信息传播、解释政府政策、批评与质疑、满足受众宣传引导五种媒介功能[15]。张志安、吴涛在对新闻从业者媒介角色的认知调查中,将媒介的角色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信息功能”,主要包括报道事实、观察和解释事件等;另一类是“政治功能”,主要包括监督政府、设置议程等[16]。张志安教授等的研究发现,中国新闻从业者对宣传“喉舌”角色、“舆论监督”角色的重要性评价在不断下降。曹艳辉等将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归纳为“信息传递”“政策解释”“对抗权威”[17]。对文献进行梳理后,本研究将新闻媒体的功能分为信息传播、党和国家政策的传达与解释、公众表达和质疑权威,并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和假设:

研究问题二:新闻传播类的大学生如何看待新闻媒体的这四种功能?

研究问题三:受访者年级、专业等对对其新闻媒体功能的看法有何影响?

文档评论(0)

188****5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