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支付与金融创新.docx

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支付与金融创新.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支付与金融创新

?

??

?

?

?

?

?

?

?

???

?

?

?

?

?

金融泛指资金的“融”和“通”。“融”指的是资金余缺的调剂,包括借贷、投资,以及从风险管理和投资(投机)动机引发的衍生金融产品。“通”指的是资金的转移,如付款、转账、存取现等,这其中也有为防范风险而衍生出的辅助服务。“通”的功能由支付体系来完成,而且这是金融行使“融”的功能的基础,换言之,支付体系是金融的基础设施。

通常,支付体系由账户、渠道、工具、终端、标的(货币或流动性)等构成。在非现金支付环境中,货币资金储存在账户中,其中的电子货币亦可保存在电子钱包(通常没有身份标识、具有匿名性)中。账户是由所有人身份(姓名、身份识别号码)、户名、编号、货币(金融资产)类别(如人民币、美元、黄金、股票、债券)等要素构成的、具有排他性的金融财富记录、储存体。可分为现金账户和非现金类金融资产账户。现金类账户是社会资金的栖息地,是社会资金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1994年4月20日,中国作为全世界第77个成员加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从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整个世界开始变得触手可及。22年前,支付领域及金融行业的大部分从业者都没有预料到互联网竟然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深刻地改变了支付和金融。22年来,互联网不断向支付领域渗透与演进,非面对面支付成为大众十分常用的支付方式,为满足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保障支付安全的需要,信息技术大量运用到了支付服务领域,引发各种支付创新。这些支付创新要么针对账户,要么针对渠道(网络),要么针对工具,也有的针对终端,还有的提供复合创新。随着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与服务)和4G(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与服务)等宽带移动互联网覆盖率和渗透率的大幅度提高、智能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与功能迅猛提升并大规模普及,大大促进了支付创新迭代与演进。这使得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支付体系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并引发了大量其他的金融创新,包括货币本身的创新。以下就互联网时代由支付创新引发金融领域的几大创新进行阐述分析。

一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让渡:账户开立和管理权的开放

(一)银行特许权价值让渡的起因

所谓银行特许权价值的让渡,是指传统法律规制中由银行部门垄断的资金账户开立和管理权,为其他机构也拥有。究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信息技术革命

网络信息技术在支付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突破了银行的营业网点垄断地位;网络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频率不断提高,突破了支付交易的时空限制。

在以银行为支付中介的时代,各家银行以物理网点为依托,银行独立性强;基于银行账户的客户信息、交易支付信息相对隔离,跨行支付主要以网点和有形的支付工具为主,如汇兑凭证、票据、借记卡、贷记卡等。对资金账户的开立和管理权是银行具有垄断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央银行对通货需求与供给的管理,以及通货的发行回笼,正是通过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双层账户往来实现的。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向金融领域渗透,首先在支付领域大规模应用。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银行与客户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架起了支付桥梁,进一步促成了客户在不同开户银行之间做出服务选择,促进成本(转换成本)降低。转换成本的降低弱化了物理网点的重要性,强化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这一经营原则的必要性。网络信息化的支付基础设施为形成全天候、跨时空支付交易服务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客户提供支付担保账户的行为,打破了银行对资金账户的开立和管理权的垄断。支付担保账户原本是过渡性的账户,但随着转账、担保功能的衍生强化,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客户提供集合式的理财通道,并最终提供了间接的跨行清算职能。在中国,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一边连着商品交易(或资金交易)的客户,另一边连着不同的银行入口,成为四通八达的资金流通的枢纽。

有了以上所述的基础设施,选择什么形式的支付工具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只要支付工具能够开启资金账户的门锁,在效率、安全性或成本方面有竞争力,就会受到消费者青睐。二维码、生物识别技术、移动终端软硬件技术等,正在获得广泛应用。这些技术无须银行物理网点支持,也无须携带票据或卡类支付工具,已经成为年轻人青睐的支付方式。

2.货币的信息化或非实物化

货币经历了由实物货币到代币信用凭证(票据、卡、银行券)再到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几个阶段,这是生产力和经济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所决定的(见表1)。

表1货币发展的若干阶段

续表

货币的电子化、信息化、概念化与电子账户体系的形成相辅相成。在法币本位制环境下,电子货币的效能由央行信用支持,电子货币存款的信用则由银行部门提供,而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的支付账户及其托管的备付金由支付机构提供信用(背书)。第三方支付机构通常会把客户的支付账户备付金进行归并,

文档评论(0)

183****9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