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饮食文化交流视阈下的美食旅游开发.docxVIP

一带一路饮食文化交流视阈下的美食旅游开发.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一带一路”饮食文化交流视阈下的美食旅游开发

?

??

?

?

?

?

?

?

?

???

?

?

?

?

?

“一带一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基于丝绸之路历史、又超越历史而提出的国家战略。丝绸之路本是2000多年前出现的、始于中国、横跨欧亚非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大通道,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9世纪80年代撰写的《中国》一书中最早命名,获得许多国家专家学者广泛认可,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进行了专门的综合考察,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包括西北沙漠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等,涉及历史学、文化人类学、交通、经贸等学科领域,主要由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研究。到2013年,习近平主席以历史为依据,又超越历史地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习近平主席和中国政府在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时,将“一带一路”明确定位为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包容和对话之路,具有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等精神特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学科、多领域,而研究、推动和实施这个国家战略则需要政府、协会、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共同完成。其中,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还是当代的“一带一路”建设,都与饮食文化交流、美食资源开发有着密切联系,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

一“一带一路”饮食文化的概念及交流状况

(一)“一带一路”饮食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一带一路”饮食文化,简言之,是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在长期的食品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既包括沿线各国本土的饮食文化,也包括沿线各国交流、融合产生的饮食文化,后者更直接体现了交流、包容的丝绸之路精神。以茶文化为例,茶原产于中国,中国茶文化是本土饮食文化,而茶及茶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与所在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交流、融合而产生出新的茶文化,其中最典型的是日本茶道文化和英国红茶文化,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交流、包容等精神特质。

(二)丝绸之路饮食文化交流状况及影响

在古代,无论是西北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对外交流、传播的3种大宗贸易品中茶、瓷器都与饮食有关,传入中国的贸易品中也有许多食材,有关饮食的交流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丝绸之路也是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之路。这里仅分阶段选择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件,简要阐述“一带一路”饮食文化交流状况及影响。

1.先秦至秦朝时期

据考证,在这一时期的中国西部地区,欧亚大陆上的先民们自发地从事着商贸活动,客观上也开展了一些饮食文化交流活动,主要是食物原料的传播、交流。如麦,原产于中亚及西亚一带,却作为先民们商贸活动中的人畜食物、饲料带到中国,逐渐地被作为外来物种加以种植和食用。《诗经·周颂·思文》言:“贻我来牟,帝命率育。”由此,麦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五谷”之一,为中国面食品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稻谷,原产于中国,则随着先民们的商贸活动被带到了中亚、西亚等地区。在中国的东部地区,中国的先民们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利用地理优势和航海技术出海谋生,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一些饮食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食物原料及其生产技术、饮食习俗与礼仪的传播等。最著名的是箕子入朝和徐福东渡。相传商朝大臣箕子在商末周初为躲避战乱,率领5000人东迁入朝鲜半岛,联合当地土著居民建立“箕子朝鲜”,同时将水稻及其他一些农产品生产技术、饮食习俗与礼仪带入朝鲜半岛,奠定箕子朝鲜的饮食文化基础。秦朝时,徐福为了给秦始皇求仙问药,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入海,到达日本列岛,也带去了水稻及其他一些农产品生产技术、饮食习俗与礼仪。尽管对这两个事件众说纷纭,但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在先秦至秦朝时期,稻谷及其生产技术确实已传播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对当地的饮食习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促进了日本从绳纹时代进入弥生时代。

2.汉魏南北朝时期

此时,随着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不断通畅,中外饮食文化主要通过使节访问、商人贸易、僧侣求法等进行间接或直接交流,内容涉及食物原料、饮食器具、饮食制度和礼俗等。以异域饮食文化传入而言,汉代张骞多次出使西域,将许多西域食物原料传入中国,如葡萄、安石榴、大蒜、胡荽、胡葱、胡豆等,它们被栽培和食用,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生活;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兴盛,晋代僧侣法显为求佛法、弥补律藏的残缺,从长安出发,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再由海上丝绸之路回国,带回了《摩诃僧祗律》等大量梵文佛教律藏,并加以翻译,其中有许多关于饮食的戒律。此后,由于笃信佛教的南朝梁武帝的大力推动,撰写《断酒肉文》,倡导素食、戒肉食,促

文档评论(0)

183****9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