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徐芳.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8

一问激起千层浪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西工大附中徐芳

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语文课堂教学手段,运用得当与否对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无效的提问看似华丽,实际上形同虚设,掩饰了文本的主要矛盾,抵消了课堂效率。高质量的问题设计拒绝浮华,平淡之中见神奇,总是在不经意间柳暗花明,引领学生抵达文本的深处。

经常看到一些老师的课堂零敲碎打,从头问到结束。课堂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表面上热情高涨,实际上无非是在浅水区打得火热,对学生的能力形成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课例诊断

例如《风筝》一课的提问设计:

师:风筝常见的都有哪些种类?

生:蜻蜓、蜈蚣、燕子……

师:放风筝最重要的是什么?

(众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在这个课例中,老师本末倒置,抛开文本的主要矛盾,去引导学生探究风筝的放法。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很热烈。可是越是这样,越是远离了《风筝》的主题。

再来看看笔者听过的一节提问设计很成功的《风筝》教学:

师:为什么作者说自己看到外国的一本讲论儿童的书是不幸的?

生:因为从这本书里作者发现了自己的愚蠢。

生:没有这本书,作者可能始终认为自己没有做错。

生:这本书改变了作者的人生

师:是啊!如果没有看这本书,鲁迅一定陶醉在自己虐杀弟弟的快感里面。那些如鲁迅一样的家长也一定会坚持认为自己对子女的虐杀顺理成章。可是这本书里面关于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作用的描写让鲁迅如梦初醒。大家别胡忽略了鲁迅读到这本书已是人至中年时候的事了,可见中外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差距有多么大!

师:鲁迅当年的虐杀对成人后的弟弟有没有影响?

生1:不知道。

生2:应该有吧。(在老师要求说出理由时语塞)

生3:我觉得影响不大吧,毕竟都是大人了。

师:大家注意认真阅读课文,看看多年以后兄弟见面那一幕两人的表现。

生2:我知道了,鲁迅要给兄弟认错,弟弟却把这事完全忘了。

师:继续说……

生2:这说明弟弟已经完全认同兄长当年对自己的虐杀了。

师:很有道理。鲁迅当年粗暴的毁坏弟弟亲手制作的风筝,弟弟当时是背着鲁迅偷偷去做的,被哥哥发现自觉有愧,事后并没有对哥哥的粗暴行为进行抗争。他骨子里已经完全认同了哥哥的做法。

这堂提问不多,大量的时间是学生在静静地读书思考。老师几个极具穿透性的提问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使他们尽力潜入文本深层,领略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境界。

再如《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提问设计:

师:两个骗子是怎么行骗得逞的?

生:他们一开始就告诉皇帝“凡是不称职,愚蠢到不可救药的人看不到这件新衣”。

师:皇帝为什么那么轻易就中了两个骗子的圈套?

生:因为皇帝喜欢穿新衣。

…………

两个提问学生几乎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看似源自文本,实际上属于无效提问。

再来看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的《皇帝新装》的提问设计:

师:读完课文,请你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生翻书、思考)?

生(21):我认为用“蠢”字来概括。因为皇帝和那些大臣的言谈举止都特别蠢。?

生(22):我认为用“骗”字概括。就是骗子的骗,因为开始是骗子骗皇帝,后来发展到皇帝、大臣、老百姓自己骗自己。?

生(23):我认为用“伪”字,就是虚伪的伪。因为皇帝、大臣和老百姓谁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他们宁愿欺骗别人、欺骗自己,也不愿讲真话,所有的一切都是虚伪的。?

师:大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你们分别用蠢、骗、伪、假、傻、装、新、心八个字概括这篇课文。那么,这八个字哪个是正确的呢??

(众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名师的课堂教学,没有让人应接不暇的提问设计,往往是有限的几个问题巧妙地串起了整堂课的教学。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很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课堂提问实际上经过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炼过程。

误区探究

通过对大量课堂实录的研究,笔者发现但凡设计平庸的课堂提问,不外乎以下原因:

追求新奇,喧宾夺主。

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的表演效果,在问题设计上便绞尽脑汁,剑走偏锋,往往设计出一些远离文本的伪问题。有老师在讲《端午的鸭蛋》时,带领学生研究草书“虎”字与楷书“虎”字的区别;有老师在讲《老王》时,带领学生探究老王的眼睛到底是怎么变成“田螺眼”的;有老师在讲《香菱学诗》时,带领学生思考香菱为什么不去拜薛宝钗为师……这样的提问设计不可谓不新奇,但是对学生学习课文究竟有多少实际意义值得深思。这样的课堂,学生看似兴趣高涨,实际上合上课本一无所获。反思此类课堂,讲授者没能抓住文本的命脉,隔靴搔痒,看似山花烂漫,实际上是海市蜃楼。

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提问设计如果紧扣文章主旨,可以牵一发而动全

文档评论(0)

183****76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