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docx

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

?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阿替铺酶静脉溶栓应用在高龄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取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采用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5.32±1.51)分,mRS评分(1.09±0.31)分;对照组干预后NIHSS评分(5.21±1.49)分,mRS评分(1.03±0.29)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出血发生率2.50%,牙龈出血发生率5.00%,泌尿道出血发生率2.50%,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0;对照组颅内出血发生率17.50%,牙龈出血发生率22.50%,泌尿道出血发生率15.00%,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2.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阿替铺酶静脉溶栓应用在高龄急性脑梗死中可以获得和常规剂量相同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颅内出血和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高龄;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流阻塞造成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患者出现神经功能受损,一旦治疗不及时患者预后较差[1]。目前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脑梗死主要的治疗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阿替普酶对血栓纤维蛋白具有中等程度亲和力,而且不会发生纤溶亢进作用,因此出血副作用较小,已成为临床静脉溶栓治疗首选药物,但是在高龄患者中应用还是存在一定争议[2]。本研究观察了低剂量阿替普酶应用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和依据,现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取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72-83岁,平均78.12±1.88岁;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71-85岁,平均78.23±1.79岁。纳入标准:(1)年龄≥70周岁;(2)患者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脑功能损伤症状持续超过1h,患者无明显意识障碍;(3)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脏器功能障碍者;(2)脑出血患者;(3)合并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阿替普酶0.9mg/kg+生理盐水100ml配制,其中十分之一静脉注射,剩余十分之九持续静脉滴注1h。

观察组:给予低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阿替普酶0.6mg/kg+生理盐水100ml配制,其中十分之一静脉注射,剩余十分之九持续静脉滴注1h。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和用药后24h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溶栓开始后24h停止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抗凝治疗。

1.3评价指标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IHS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情况进行评价,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进行评定,其中≤2分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结局良好。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颅内出血、牙龈出血、泌尿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例和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x2检验和uc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比较

表1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统计学分析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降低,同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多发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群生活水平提升和生活方式转变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患者供应脑部血液发生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管腔现在出现闭塞,血流阻断造成了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3]。研究发现脑梗死主要是动脉内膜深层发生脂肪变性和胆固醇沉积,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纤维组织增生,斑块内膜破裂出血,引发了血小板凝集,梗死发生后一部分脑细胞坏死,但是另一部分为可逆性缺血损伤,这一区域细胞结构存在但是功能损伤,因此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得到挽救,恢复相应功能。血流动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