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之手法辨识.pdfVIP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之手法辨识.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之手法辨识--第1页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由“望”字统领全篇,诗人站在江楼之上,将诸多景物纳入眼底。

B.天上繁星映入江水,万家灯火在黑夜中闪烁,自然美交织着生活美。

C.本诗由夏天写到秋天,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描绘了月夜风起的美景。

D.尾联呼应诗题,诗人登上江楼,受到无限清凉,便邀请朋友共赏风光。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本诗颈联中的景与情。

【答案】1.C

2.风吹古木,声音犹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

而传神地写出了风吹古木的美妙之声,以及月光的皎洁、明亮、清凉。通过描绘夏夜的宁静、

清凉,传达了诗人对夏夜美景的喜爱之情。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

C.“由夏天写到秋天”错误,本诗描绘的是夏夜之景,尾联提到夏夜“消暑”,说“江

楼会比“茅舍”较清凉。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修辞手法,赏析诗句的能力。

诗句意思是: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

平地,就跟秋霜一样。

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用“晴天雨”来形容夜风,把风吹树叶的飒飒声和雨声联系起来,

使人仿佛听到美妙的风吹古木的声音;用“夏夜霜”来形容月光,又把月照白沙的颜色,和

霜色结合起来,令人仿佛看到月色皎洁而清凉。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于此可见一斑,壮美的山

河,凉爽宜人的气候,传达出诗人对夏夜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3-4题。

安顺道中

陈荣昌①

征车连日入山行,颇觉山中不世情。

深树有禽学人语,穷檐将马代牛耕。

石升屋上都为瓦,垱②立峰尖便近城。

最好郊原新雨后,沿途不断是蛙声。

(注)①陈荣昌,字筱圃,号虚斋,云南昆明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编修,督

学贵州,迁山东提学使。②垱(dàng):小土堤。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颇觉”一词有厌倦世俗之意,体现诗人对山间景物的喜爱之情。

B.颔联“禽学人语”“马代牛耕”描绘山林景象,尽显作者归隐之志。

C.颈联“以石为瓦”“垱立峰尖”是作者一路之所见,体现了地方特色。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之手法辨识--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歌鉴赏之手法辨识--第2页

D.尾联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出同样的喜悦之情。

4.本诗写景抒情有独到之处,请分析本诗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答案】3.B

4.①颔联“马代牛耕”“禽学人语”分别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展开描写,描绘出一幅

山间万象图,体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

②“禽学人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禽鸟之声拟作人声,体现作者对山间景物的热

爱。

③尾联以雨后蛙声渲染丰收在望的欢乐气氛,表现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尽显作

文档评论(0)

175****96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