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分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分析

?

?

郭功山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从而使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施工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随着人们生活生产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对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从而给城市的空间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因此,为了有效的缓解城市空间压力,城市的建筑逐渐向高层化发展。在现代的高层建筑施工中,通常会应用到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该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必须采取科学的施工措施,从而才能够保证其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的研究,并通过实例工程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对该技术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但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技术,随着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并且也为促进高层建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目前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是整个高层建筑结构中的重要部位,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上通常要求一次成型,不留缝隙,因此使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面临了严峻考验,因此在现代的高层建筑工程中,通常也会有用各种原因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施工问题。因此,在现代的高层建筑工程中,还需要加大对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才能够确保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的质量。本文从某工程实例出发,对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对该技术在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工程概况

某公寓主楼地上24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40000,总高79.5m,六层以下为框架结构,六层以上为框筒结构,因七层以上使用功能改变,导致柱位、柱距改变,故在六层、七层之间设置转换层大梁支撑标准层柱的转换措施。

该建筑结构转换层大梁是整个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设计上要求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所以施工难度很大。

转换层共有四组大梁,KL-1、5梁高2.7m,宽1.1m,跨度8m,为多跨连续梁,总长32.6m,梁下与六层顶板距离100。

施工方案:

由于该工程分一、二两期施工,二期工程七层以上标准层施工时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要求转换层施工时不能影响六层以下正常使用,而大梁施工荷载大,荷载传递困难,受温度和收缩应力影响易产生裂缝,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转换层大梁KL-1、5自重大,若采用一次支模、浇筑混凝土方案,施工时模板的垂直支撑负荷太大,梁下楼板无法直接承受其荷载,且六层以下楼板因客观原因也无法设置支撑,为减轻楼板的负荷,在不影响转换层大梁质量的前提下,经与设计单位协商后决定利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层大梁的分混凝土两次浇筑,即利用第一次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原有支撑体系共同支撑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和施工荷载,形成叠合梁以解决该梁施工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

2.施工方法

(1)为减轻荷载,转换层大梁分二次浇筑,梁截面不变,梁上排筋及箍筋不变,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第一部分为1100×700,下排纵筋相应增加4?25,另设上排筋8?25,当第一部分梁强混凝土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继续施工剩余部分(叠合层)混凝土。同时需将叠合面表混凝土面清理干净,同时应注意的混凝土养护。

(2)为确保第一次浇筑形混凝土成的梁具有足够刚度、强度和二次浇筑叠混凝土合面的抗剪强度,将施工缝做成齿槽,要求叠合面尽量粗糙且凸凹不小于6mm,第一次浇筑高度0.7m(不包括齿高),支撑的计算仅考虑施工第一次浇筑施工缝以下梁的全部荷载,待第一次浇筑的养混凝土护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再浇筑施工缝以上2.0m高混凝土梁;

(3)梁改为二次施工后,施工缝以下部分的自重可由框架柱及梁下加设的100苯板承载,待梁强度达到100%时,去掉梁底苯板,保证楼板不承受荷载。

3.施工温度裂缝控制

转换层大梁分二次浇筑已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问题,但施工缝以上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仍属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较高,易形成温度裂缝又由于混凝土逐渐降温加上齿槽的约束作用,极易产生收缩裂缝,为避免裂缝的产生,就必须进行控制裂缝的理论计算。并且由于降温和收缩产生的混凝土最大拉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方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