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溶洞地貌下高层建筑施工的转换层钢筋工程
?
?
溶洞地貌下高层建筑施工的转换层钢筋工程
1转换层
1.1转换层的分类
按结构功能,转换层可分为三类:1.上层和下层结构类型转换。多用于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它将上部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以创造一个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2.上、下层的柱网、轴线改变。转换层上、下的结构形式没有改变,但是通过转换层使下层柱的柱距扩大,形成大柱网,并常用于外框筒的下层形成较大的入口。3.同时转换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布置。即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改变为框架的同时,柱网轴线与上部楼层的轴线错开,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而本例由于1-4层为裙楼,计划用于商业用途,需要在内部形成较大的自由空间,因此采用的上、下结构类型转换的方式修建转换层。用尺寸较大的梁、板来承受上部荷载并传递给下部的框架结构。
2工程概况
2.1工程及组织机构概况
本工程总用地面积为23843.0m2,总建筑面积257424.84m2,共有建筑子项目10个(1-8#楼、商业、地下车库),分为一期、二期实施。(详见表1)
2.2转换层设计概况
本工程框支剪力墙结构,第五层为梁式转换层,作为特殊的结构层,其梁的截面尺寸均较大。
2.2.1主要构件尺寸
板、梁、柱的主要尺寸(详见表2)
2.2.2其他情况
转换层层高5.55m,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为C50;梁、板混凝土等级为C50,框支梁(转换梁)需添加聚丙烯纤维,掺量0.7kg/m3,梁板需添加抗裂防水剂,控制膨胀率0.03%。
3具体施工部署
3.1转换层钢筋工程
3.1.1钢筋安装绑扎
3.1.1.1钢筋安装顺序
柱钢筋→墙钢筋→梁钢管架定位→短跨主梁(第一排面筋、底筋)→短跨主梁(二、三排底筋、面筋)→长跨主梁钢筋(第一排面筋、底筋)→长跨主梁钢筋(二、三排底筋、面筋)→次梁钢筋→梁柱接头位置箍筋绑扎→腰筋→拉勾、梁底垫块→短跨板筋→长跨板筋→马凳筋、垫块
3.1.1.2框架柱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平直部分及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满扎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柱钢筋绑扎时,在梁柱接头处用铁钉加铁丝或顶部临时钢管固定,保证柱竖向钢筋垂直度在规范内,(详见图1)
3.1.1.3墙
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18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侧。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拉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3.1.1.4梁与板
梁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同直的短钢筋。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
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筋)要防止被踩下。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为保证梁顶和板面标高,短跨主梁截面向下加大一主筋直经(施工梁高H=设计梁高+主筋直经d)。(详见图2)
梁因截面高度大,在钢筋绑扎时可用快拆头和钢管作顶撑,辅以塔吊安装就位。(详见图3)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未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未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平法p34表格中的规定;
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图集的规定。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相关规范和图集。
4结论与总结
转换层技术的成熟以及在多种地形地质条件中的广泛运用,使建筑的功能性和艺术性都大幅度的加强,综合性多功能建筑成为其使用的主要对象。其中的钢筋工程是转换层承受上部荷载和改变下部空间结构的关键。在本案中,由于桩基础要穿过地基下部的溶洞层,首先需要解决涌水、塌孔、泥浆渗漏等技术难题和桩基础本身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肾盂旁囊肿的研究的现状及进展.doc VIP
- 3.1《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节选)》课件-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pptx
- PCB多层压合工艺PPT课件.ppt
- 第一单元第二节+体验“云上生活”++课件 2024—2025学年川教版(2024)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Garmin佳明Forerunner 165 智能GPS跑步腕表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工程项目工期关键节点和线路保证措施(模板)18.docx VIP
- 泰康入职测评考试题库答案.pdf
- Ai围棋定式大全(重排彩图).pdf
- 汽车钣喷系列教学课件--钣金件焊接工艺.ppt
- 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管理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