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docx

初中语文《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4.体会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理解饱含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起头,深情常望土”,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

二、预习检查

1、读准字音

嘶哑(sī)腐烂(fǔ)黎明(lí)喉咙(hóu)

吹刮(guā)汹涌(yǒng)

2、词语释义

嘶哑:声音沙哑。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激怒:激动而愤怒。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3.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艾青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背景资料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侵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

5.知识链接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诗歌的一种,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内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直率陈述和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按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可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嘶哑(sī)腐烂(fǔ)黎明(lí)

喉咙(hóu)吹刮(guā)汹涌(yǒng)

(2)词语释义

嘶哑:声音沙哑。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激怒:激动而愤怒。温柔:温和柔顺。

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与重音指导]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通过朗读课文,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答案示例: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悲怆的。

3.诗中“鸟”的形象与诗人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答案示例:“鸟”指代的是诗人自己,“土地”则象征着祖国。诗人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之爱。

4.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对土地、对祖国油然而生的深沉、炽热的爱。

5.全诗分为两小节,概括每个小节的大意。

答案示例:第1节:借鸟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以鸟对土地歌唱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的热爱和奉献之情。第2节:自问自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四、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答案示例: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喉咙早已嘶哑,但它靠着顽强的生命力仍在不停地歌唱着。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自己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里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土的眷恋与热爱,隐含着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2.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应如何解读这些意象?

答案示例:诗中运用的意象有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

①“鸟”的形象:象征诗人,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鸟的不屈与抗争,正表现了诗人对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挚爱。

②“土地”的形象: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③“河流”“风”的形象: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