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红烛》课件-(20张课件).pptx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红烛》课件-(20张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

第2课红烛

激趣导入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诗歌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文史学者。湖北浠水下巴河镇

人。1920年7月,他的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

1923年9月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闻一多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红烛》之后的诗作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整齐,语言凝练,形成独具的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抗战不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闻一多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

知人论世识作者

民主斗士——闻一多

“三美”主张

闻一多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要有“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

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知人论世知背景

《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诗,读懂诗意

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诵读全诗。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

闻一多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语调深沉,饱满,上扬

“红的”拉长,且“红”重音激情,上扬

“心”重音;“比比”拉长,上扬“是”重音;“颜色”重读,上扬

字韵饱满,充满激情

“是谁”重音,上扬;“蜡”重音;“给你躯体”读出疑问

2.诵读指导(以1、2节为例)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重音,上扬;“火”重音;

“点着灵魂”充满疑惑

“为何”上扬;“烧蜡”重音;“成灰”重音,语调深沉

“放光”重音;“出”拉长,上扬“一误”的“误”重音;

“再误”的“误”重读,拉长,深沉“矛盾”重音;“冲突”重读,上扬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任务活动二总览全文,构建文本

1.根据原文内容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

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外在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

”字上面,凸显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 ,“物”与“我”就完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