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口诀.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中药综合口诀内容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口诀一用药安全教育需特别提示的特殊情况1患者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含同一成分的药品时或合并用药较多时2当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时或既往曾发生过不良反应事件3当患者依从性不好时或患者认为疗效不理想,或剂量不足以有效时4病情需要,处方中配药剂量超过规定剂量时需医师双签字处方中用法用量与说明书不一致,或非药品说明书中所指示的用法用量适应证时5超越说明书范围的适应证或超过说明书范围的使用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口诀

一、用药安全教育---需特别提示的特殊情况

(1)患者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含同一成分的药品时;或合并用药较多时。

(2)当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时;或既往曾发生过不良反应事件。

(3)当患者依从性不好时;或患者认为疗效不理想,或剂量不足以有效时。

(4)病情需要,处方中配药剂量超过规定剂量时(需医师双签字)。处方中用法用量与说明书不一致,或非药品说明书中所指示的用法、用量、适应证时。

(5)超越说明书范围的适应证或超过说明书范围的使用剂量(需医师双签字确认)。

(6)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中有配伍禁忌或配伍不当时(如有明显配伍禁忌时应第一时间联系该医师以避免纠纷的发生)。

(7)第一次使用该药的患者。

(8)近期药品说明书有修改。

(9)患者所用的药品近期发现严重或罕见的不良反应。

(10)使用含有毒中药或有毒成分药品的患者。

(11)同一种药品有多种适应症或用药剂量范围较大或剂量接近阈值时。

(12)药品被重新分装,而包装的标识不清晰时。

(13)使用需特殊贮存条件的药品或使用临近有效期药品时。

记忆:多药合用、不良反应(人)、依从性差、超剂量、超范围、配伍禁忌、首次使用、改说明、不良反应(药)、毒性成分、多用途、标识不清、贮藏效期。

口诀:多药依从双不良;首次多毒标贮藏;二超配伍改说明

二、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①阴偏衰: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②阳偏衰: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记忆:治啥啥虚,啥虚治啥。

(1)阳病治阴,壮=补,水=阴,治阴=阴虚=补阴。

(2)阴病治阳,益=补,火=阳,治阳=阳虚=补阳

三、脉象分阴阳

脉象属阴:尺脉、迟脉、沉小细涩。

脉象属阳:寸脉、数脉、浮大洪滑。

记忆:阴-小尺迟,阳-数大寸

四、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阴盛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其病变本质是阴寒内盛,临床除可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状外,又可见阳浮于外之症,如身热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应属真寒假热之证。

阳盛格阴是指邪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透布达于肢体,从而形成

阴阳格拒、排斥,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临床除见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症状外,又突然出现四肢厥冷(但身热不恶寒)、脉象沉伏(但沉数有力)等假寒之象,应属真热假寒之证。

记忆:格谁,谁在门外,门内为真,门外为假。

注解:阴盛格阳=格阳=阳在门外,阳热,为假=阴在门内,阴寒,为真=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格阴=阴在门外,阴寒,为假=阳在门内,阳热,为真=真热假寒证。

五、未病先防原则和方法

原则

方法

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的方法

(1)重视精神调养

(2)加强身体锻炼

(3)注意生活起居

(4)人工免疫

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

(1)药物杀灭

(2)讲究卫生

(3)避免病邪侵害

(4)防范各种外伤

记忆:精神调养+身体锻炼+起居健康+打疫苗=健健康康。

杀菌消毒+讲卫生+内外防范=健健康康

六、四诊---望面色

五色

主病

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

热证、戴阳证

虚证、湿证

虚寒证、失血证

肾虚证、水饮证。瘀血证

口诀:青寒痛瘀惊风证

赤热戴阳黄虚湿

黑肾水瘀白虚失

七、八纲

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要点,也是辨证的纲领。

(1)寒热用以分辨疾病属性。

(2)表里用以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

(3)虚实用以分辨邪正的盛衰。

(4)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2.闻诊—咳嗽声音变化

呈阵发性、咳而气急、连声不绝、终止时作鹭鸶叫声的,称为顿咳(百日咳);

记忆口诀:百灵鸟,百=百日咳,鸟=鹭鸶鸟,即为鹭鸶叫声为百日咳。

咳声如犬吠,多为白喉。

记忆口诀:猴和狗的故事,猴=白喉,狗=犬吠,即为咳声如犬吠,为白喉。

3.脉诊的部位

十、十八反与十九畏:

1.十八反:

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命门)。

记忆口诀:寸关尺,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门。

4.滑脉主病

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等。

记忆口诀:市集谈话凑热闹。

注解:市集=食积=食滞,谈话=痰饮,热闹=热=实热。

5.气虚的典型症状

文档评论(0)

您的专属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祝您成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