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第13、14课).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1页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o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o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o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设计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20世纪以前中国及世界水陆交通的变迁情况,通过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清楚古代交通的演变;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等对交通进步的促进作用,并理解交通运输的进步所带来的社会变迁,主要强调对国家发展、城市变迁和信息传递的影响。

本课共有四个子目:“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和“交通与社会变迁”。这四个子目按照专题和时序排列,前三个子目主要按照交通发展的先后依次介绍道路建设和运河开凿、海上航行与铁路、轮船等交通新发展。从古代到近代,交通运输的变化带动着社会的变迁。因此,在前三个子目的基础上,第四个子目讨论了交通发展的作用,侧重于国家发展、城市变迁和信息传递这三个方面,以便与下一课最后一个子目的内容有所区分。

本课的重点是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陆交通、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难点是理解交通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突出交通改进对国家发展、城市变迁和信息传递的影响。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材料)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这句话常用于激励人勇于尝试,但也写出了现实,实际的道路是由人走出来的,这也就是交通的起始。

精彩课堂

主题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1.陆路交通

(1)交通起源:“天然”道路的形成。

(课件呈现“人力”“畜力”“橇”“轮车”的演进图)

教师就如鲁迅先生所说,路是人走出来的。随着人类走向定居,周围的交通也就有了进一步发展,而对于物品运输则从依靠人力到依靠畜力,再到依靠工具,如橇、轮车。其中,轮车的发明让人类的运输方式由滑动走向滚动,更为省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载量和运送速度,也促进了道路的建设,可谓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2)人工道路

(课件依次呈现罗马帝国、秦朝、汉朝、唐朝和元朝的道路交通图,展示下面表格)

比较

时期

表现

西方

罗马帝国

“条条大路通罗马”

中国

秦朝

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汉朝

丝绸之路开通,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唐朝

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

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教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基于国家统一、巩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开始重视道路的建设主要是以都城为中心建设全国性道路交通网。

2.水路交通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依据表格梳理古代中国和西方开凿的著名的人工运河。

(课件展示表格)

比较

时期

表现

中国

春秋

已有运河

秦朝

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元朝

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

西方

法国

17世纪开通米迪运河,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荷兰

17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运河系统

(课件依次呈现“灵渠”“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米迪运河”和“阿姆斯特丹运河系统”示意图)

教师让学生回顾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并结合示意图引导学生找出隋朝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不同点。另外补充:国内外运河的开通都促进了本国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运输的便捷。

知识拓展元朝京杭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将南方粮食、财赋顺利北运。

意义:①反映了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难以分离,有利于保障北方粮食供应;②巩固统治,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主题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教师道路的建设和运河的开通让人们走向全国,而海上航线的开通则让人们走向世界。

1.古代对海洋的探索

(课件依次展示世界地图,西汉、宋元的海上贸易路线图以及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比较

探索者/时期

范围

世界

波利尼西亚人

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腓尼基人

首次横渡地中海

维京人

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

阿拉伯人

在印度洋开展海上贸易

中国

西汉

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

宋元

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明朝

郑和七次下西洋

教师|结合地图对活动区域进行圈画,再结合地图点出古代世界和中国对海洋探索的基本史实,同时进行相关补充:世界古代不同地区的人们因受制于航海技术,对海洋的探索仅是局部的,范围窄且规模小,探索的目的主要是掠夺和贸易;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连通了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极大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航路的建立

(课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