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反求诸己”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孟子·公孙丑》:“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而已矣。”其意为“行仁之人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态而
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要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躬自问罢了。”
《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其意为“射箭的方
法,很像君子做人的道理,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
做好功夫。”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试题所给的两则材料,都借助射箭这一活动,引出学生对于自省自问的思考。
材料一的关键词是“反求诸己”,强调做事应该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
结。材料二的关键词是“反求诸其身”,重点是强调面对失败时,要反省自身有
没有存在过错。由此可见,在这里,射箭已经超越了军事范畴,具有品行修养和
礼乐教化的功能。射箭本为竞技活动,双方激烈争夺,但礼射赋予其正心正已、
谦让互敬、修身修德的功能,外修自身体魄、内修精神品格。礼射的过程其实就
是陶冶情操、反复自省,静心修为、不断进取的过程。而联系社会现实,反求诸
己的品质,是现代社会所稀缺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人:一遇挫折便怨天
尤人,一不如意便牢骚满腹,一有问题就胡乱指责,看谁都不顺眼。一个团体或
组织里如果有几个这样的人,不论他是领导还是下属,都很难搞好工作;这样的
人多了,形成风气,那事业必然要垮掉。因此,我们要追求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的人生修养,冷静深刻地“反省”当今社会存在的浮躁之气,倡导从我做起,反
思自我,提高素质修养,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将“射者正已”的观
念根植于处事、待人、接物之上,从而塑造懂礼节、知进退、具有强烈人文情怀、
健全人格的现代青年学生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立意:
1.行有不得,反求诸己。2.做人应该学会反求诸己。
3.不怨者胜,正己者成。4.坚守正己正心正行的正道。
【学生问题】
阅卷中发现,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审题方面:不明白“反求诸己”的内涵——这与审读材料的细致性有关,
比如有同学将题意转移到了“宽容”“不求全责备”方面。
2.立意、构思方面:(1)普遍“平面化”地理解题目,优秀作文罕见,大
多采用“例子+观点”模式,对“反求诸己”的价值等缺乏理性思考与深入阐述;
(2)用题记、后记的作文比较多,甚至有“泛滥”趋势;(3)有些作文内容
不全,结构混乱。
【优秀范文】
1凡事反求诸己
在泥泞的路上滑了一跤,是粗暴地责怪面对的坎坷,还是告诉自己下一步要
走得仔细?迁怒于他人他物固然能得到“错不在我”的自我安慰,以及一时发泄
的畅快,却终究解决不了问题,比如路面不会因为人的谩骂而变得平整。唯有反
求诸己,对自身进行透彻的反思,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掌握解决问题的
主动权。
凡事反求诸己,是促进人成长的阳光雨露。人在自省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改
进自己的外在行为,提高自己的内在涵养,从而散发出成熟的魅力,踏上成功的
征途。
英国绅士从不说“你是否听得见”,而是“我说得是否清晰”。言语的细节
中彰显翩翩风度,也让人际交往和谐愉快。而对于野心勃勃的团队领导者,反求
诸己的精神更是关乎事情成败。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官渡之战前兵精粮足,手下
谋士如云,猛将如虎,但从他兵败后怒杀田丰的举动来看,我们看到的只是“小
人求诸人”,他实在无法与成大器的英雄相提并论。相反,他的对手曹操恰恰是
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他的团队和睦、团结,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活力。可见,
鹿死谁手绝非历史偶然。
推广开去,反求诸己的精神更是带动社会进步的车轮。正如狄更斯在《双城
记》中开篇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的社会
快速发展,怪相百出,瘦肉精、毒奶粉、豆腐渣学生奶等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年幼女孩危在旦夕无人施救,90后为钱杀害父母……人间惨剧层出不穷。在这样
的事件面前,我们总站在正义者的角度指手画脚,义正词严地批判,而又有几个
人能以人为镜,以事为鉴,照照自己的嘴脸内心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