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心理健康
一、心里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就是个体一方面能够积极调整完善自我,顺应日益变化的环
境;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地改变环境,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简而言之,心理健康就是不
断保持个体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包括:(1)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
舒畅;(3)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计划、步骤、方法,能客服困难达到目的;(4)人格健
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5)养成健康的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6)精力充
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三、通常有三种依据用于衡量心理健康与否,即医学尺度、社会尺度和统计学尺度。
四、衡量心理健康的两大类标准:适应性标准,发展性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根据
为3个方面:适应良好、无心理困扰、有较强的复原力。
五、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
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2)小学生感知觉的特点。
小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
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3)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记忆发
展的特点是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4)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想象发展是
向正确地、完整地反映现实过度;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想象的形象还具有片段、模糊的
特点;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
六、中小学身心健康标准,21世纪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食德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
快,走得快,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十项衡量健康的具体标志: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
且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
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
捷,眼睑不易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
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七、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评价(一)适应良好。(二)无心理困扰。(三)有较强的复原力。
适应:是指个体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的身心调整,与环境保持和谐状
态的过程。
小学生的适应包括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生活自理、青春期适应等方面;中学生的适应包
括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行为适应、青春期适应等方面。
复原力:是指个人具有或学习到某些特质,这些特质或行为会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保护
个人不受压力或挫折情境的影响,使个人重新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发展出健康的反对行
为。
小学生复原力包括积极认知、自信、社会支持、问题解决等方面,中学生复原力包括积极
认知、自信、社会支持、自我调节等方面。
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实质。
1999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此作出了明确的界
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
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把健康视为“身体的、心理的和社
会的一种完全安宁幸福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不仅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
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
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
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
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教育性原则。(二)全体性原则。(三)
差异性原则。((四)主体性原则。(五)整体性原则。(六)保密性原则。
第三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内容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