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小学创新教育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_生物论文--第1页
当今世界,走向21世纪的教育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变革趋势,各国教育在更高普及程度的基
础上,更加注重于提高质量和效益,其中培养高素质的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被
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一项以提高
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的改革实践,其最为核心的价值目标也正是教育对人的创新精神
的培植和创新潜能的挖掘。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创新?简言之,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
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创新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之所
在,是人的本质力量发挥的最高表现,有了创新,才有了人对现实的不断超越。从人的生命
发展的历程来看,创新是人的最有价值的生命活动形式,它推动着人从现有的生命水平向着
更高的生命水平发展,有了创新,才会有人对生命的不断超越。所以,创新既是人对世界现
实水平的超越,又是人对现有生命水平的超越。
创新不仅可以从社会意义上来考察,也可以从个体意义上来考察。所谓个体意义上的创
新,就是指个人以一种探究的态度产生出个体水平上的新的经验,其新与不新的评价不是依
社会规定的标准来进行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曾把创造性分为“有特别才能的创造性”
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两种,前者是指科学家、艺术家、天才人物的创造性;后者是指人
人皆可有的行为与经验,但其创新活动不一定得到社会的承认,而只是他们自己才感到是有
价值的新经验。显然,中小学创新教育活动中的创新,从学生主体角度看,主要指的应是个
人意义上的创新,即中小学上在自身的心理水平上去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其活动
过程与结果在多数时候都并不直接显示出社会意义上的创新价值。其教育的宗旨是在于让中
小学生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
据此,我们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
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教育。所谓创新人才,应该包括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相关的层面。其中,创新精神主要由创新意识(包括创新需要、创
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体验。创新理想等内容)、创新品质(包括独立性、坚持性、批判性、
挑战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个性特征)构成。创新能力则包括人的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想像
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项内容(图示如下)。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创新精神是
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则是丰富创新精神
的最有力的理性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呈现出一种互动的态势。实施创
新教育,就是要从培新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
建和协同发展。
创新教育的内涵还可以用四个“不是”和四个“是”来予以更进一步的表述,即:创新
教育不是一种单纯训练学生发明创造的技巧的教育,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
成长过程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培养少数尖子学生的英才教育,而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
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只重结果上的创新特征的教育,而是一种既重结果、更重过
程上的创新特征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以挖掘个体某项能力为价值目标的教育,而是一
种要从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绝地去诱导出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
二、综合开展中小学创新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从创新教育过程的构建来看,中小学创新教育活动应被作为一项完整的系统工作来加以
对待,即必须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
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变革,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
境和教育氛围,并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日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