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dfVIP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很多中国古代思想史内容,学生在初中以及高一阶段有

一定的知识积累,这为本课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古代社会

法治和礼制的发展过程了解较少,特别是不理解古代社会“礼”与“法”

的纷争与融合。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的争论,认识先秦思想家德治与

法治之争对先秦时期成文法产生的过程的影响。

时空观念:了解历代王朝在法律和教化方面的主要举措,认识法律和

礼教对历代王朝加强统治的作用。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历史史料,理解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并说明乡约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理解中华法系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评价,提升

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历代王朝在法律和教化方面的主要举措,感受社

会治理中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以及传统文化对社会

治理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

历代王朝在法律和教化方面的主要举措

1

【教学难点】

1、儒家德治与法家法治之争

2、中华法系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评价

【教学方法】

讲授法、史料教学法

【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归纳知识,研究史料,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并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图片与资料,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比较

直观的认识。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1、概念解析法律与教化

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总则。(重防范惩处;

外在强制约束)

教化指政教风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对

法治的有效补充。(重教育引导;软性约束)

法律与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2、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两种方案——德治与法治

2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学生自学教材,并结合《学法大视野》,归纳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治理

法治:夏《禹刑》,商《汤刑》,周《九刑》

德治:西周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和“敬天保民”思想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治理

(1)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①“铸刑书”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

②子产和叔向也引发了早期的关于德治与法治的论战,开启礼法之争

(2)思想界:儒家德治与法家法治之争

影响:①都成为后世治理国家的理论基础,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瑰宝;②汉代以后,外儒内法、礼法并用成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

征;③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影响亚洲国家。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3

学生自学教材,并结合《学法大视野》,归纳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

与教化。

1、秦汉时期:律令制度,汉承秦律

2、魏晋时期:以经注律,律令儒家化

(1)原因:①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

了律令的儒家化,魏晋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

(2)目的: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树立正统意识形态,维护统治

3、唐朝的法治与礼治

特点:①礼法结合,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

②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4

学生自学教材,并结合《学法大视野》,归纳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

与教化。

1、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沿用唐律,律例合编

特点:①多以《唐律》为蓝本;②开创了律例合编新体例。

2、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

探究活动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况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

变化并说明乡约的积极作用。

材料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制定规

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

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

文档评论(0)

177****31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学本科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