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pdf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

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网络课程也应运而生。信息技术与学

科教学深度融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中,使信

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

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

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协作

意识和自主能力,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基于岔口联校信

息化实际情况,特制定岔口联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深化学

校教育改革,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本着“总

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教育

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以信息技术特色为学

校工作的出发点,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才,促进学

生、教师、学校、家庭共同发展为归宿,走出一条内涵发展与

外延发展相结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路。

二、领导机构

为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工作有序推进,特成立

领导组。组长为XXX,成员为联校工作人员及各中心学校校

长。

三、工作目标

1、普及教育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利用阳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教与学方式的

转变。

3、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

模式。

4、将网络课程的开展与导学案教学、学生自主研究、小

组捆绑式评价有机结合。

5、通过网络课程,开发微课资源,实现移动研究。

6、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7、建立智慧教育微课联盟,构建网络化研究型区域空间。

四、实施要求

第一,网络观课,自主研究。教师在课前利用阳泉教育资

源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学生提供微课程资源,包括自主研究任

务单、微课和自主研究检测单。学生按照自主研究任务单的要

求在家中进行自主研究,不懂之处可通过网络请教同学和老师。

第二,预检测,提出疑问。利用平台开发的自主研究检测

单具有即时信息反馈功能,学生完成自主研究后,教师进行研

究效果检测,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学情。学生在自学过程

中如果存在疑问,可以将问题发布到讨论群组中,并由教师回

复或精选供课堂上讨论解决。

第三步,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数

据分析和整合,然后将其转化为课堂合作研究的课题。在课堂

中,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老师布置的探究任务。这个合

作探究任务更具挑战性,需要组内合作交流或组间协作交流。

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

辅导。

第四步,巩固练和小结提升。教师会设计巩固练,以帮助

学生正确构建知识,并对教学进行全面调控,提高学科教学质

量。

工作要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培训实验,

完善教师和学生空间,探索新授课、复课、讲评课、练课等不

同学科及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模式,引导学生

利用网络研究空间研究。

第二阶段(6月份):教师在个人研究空间创课,以导学

案为基本框架,每个教师至少完成一节课。通过微课,完成课

堂教学教与学的融合,XXX进行网络课程调研。

第三阶段(7、8月份):教师通过阳泉教育资源公共服

务平台或网络资源进行学科整合深度备课,不断提高网络课程

的质量。

文档评论(0)

156****7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