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脑炎护理.pptx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讲人:

日期:

新型隐球菌脑炎护理

目录

CONTENTS

病症概述与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与标准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急性期护理措施执行

康复期管理及健康指导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病症概述与发病机制

定义

新型隐球菌脑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

特点

该病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少数急性起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20-40岁青壮年最常见。

新型隐球菌感染,病原体多从呼吸道吸入,形成肺部病灶后经血液循环播散于脑膜。

免疫抑制、免疫缺陷性疾病、器官移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等。

发病原因

危险因素

新型隐球菌首先感染肺部,然后经血液循环播散至脑膜。隐球菌在脑膜上的繁殖可导致脑膜发生浆液性炎性反应,形成胶冻样或豆腐渣样渗出物,并可在其中找到隐球菌。

病理过程

由于隐球菌的感染和繁殖,患者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神经损害等表现。严重者可导致脑实质受累,出现脑水肿、脑疝等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变化。

生理变化

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以及脑膜刺激征阳性、脑神经损害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偏瘫、失语等表现。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新型隐球菌脑炎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极重型四种类型。其中轻型和中型患者预后较好,重型和极重型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史,以及是否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器官移植等情况。

病史采集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炎症状,以及是否存在精神神经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

临床表现

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等。

体格检查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是否疑似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并安排进一步检查。

初步诊断流程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进行常规、生化和细胞学检查,观察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变化。

脑脊液检查

采用墨汁染色法检查脑脊液中是否存在新型隐球菌,同时可进行真菌培养和鉴定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病原学检查

检测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该病。

免疫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头颅CT检查

观察脑部是否存在水肿、占位性病变等异常情况,对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

头颅MRI检查

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有助于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与其他类型脑膜炎鉴别

01

如结核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等,通过病原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进行鉴别。

与脑部肿瘤鉴别

02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进行鉴别,必要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注意事项

03

在诊断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其恐惧和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03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03

药物剂量与疗程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进行个体化调整,确保足够剂量和疗程以清除感染。

01

首选药物

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02

替代药物

对于不能耐受或无效的患者,可选用氟康唑、伏立康唑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定期监测脑脊液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疗效评估

根据疗效评估结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更换药物、调整剂量等。

方案调整

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免疫状态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

04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神经系统评估

生命体征监测

实验室检查

心理社会评估

01

02

03

04

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以判断脑膜炎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了解患者的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结果,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系统等,以便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识别出存在的护理问题,如疼痛、发热、颅内压增高等。

护理问题识别

根据问题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对护理问题进行排序,优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问题。

优先级排序

明确护理目标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如降低颅内压、控制感染等。

安排护理时间

合理安排护理时间,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制定护理措施

根据护理目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降温、心理支持等。

评估护理效果

定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沟通技巧

与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解答家属的疑问和担忧。

注意事项

尊重家属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共同促进患者的

文档评论(0)

130****3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