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NUMPAGES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①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yiacute;ng〕,令人目眩。
②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tǎng〕。
③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才能够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兴盛的鸟的王国啊!
〔1〕请用正楷字将“生气勃勃繁荣兴盛〞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2分〕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目眩矜持晶〔yiacute;ng〕流〔tǎng〕
〔3〕“得天独厚〞的意思是:。〔1分〕
2.按要求填空。〔选择答得最好的8个空格计分,8分〕
〔1〕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
〔2〕,青山郭外斜。
〔3〕安得广厦千万间,,。
〔4〕,,盖竹柏影也。
〔5〕?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6〕古诗词中有不少句子抒写诗人老当益壮、发奋进取的情怀,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3.名著阅读。〔3分〕
根据你对下面人物的了解,任选一个,对其作简要介绍。(字数50左右)
林冲武松鲁智深宋江
我选:
4.请在横线上为下面的新闻加上标题。〔2分〕
本报讯〔记者陈利敏〕近日,记者从漳州市园林管理处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开漳圣王〞陈元光塑像设计方案已根本确定。
据悉,陈元光塑像由圆形平台、方形基座及铜像三局部组成,安放地点确定在市区人民广场东部不锈钢花篮区域,铜塑像总高度11.06米,基座的斜面浮雕将用于记载陈元光率领87姓将士的开漳圣迹。工程总投资估算650万元,建设期限为半年。
5.观察下面图表,概括你得到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2分〕
二、阅读能力〔40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6-10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心乐之〔〕〔2〕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3〕不可久居〔〕〔4〕乃记之而去〔〕
7.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全石以为底B.水尤清洌
山峦为晴雪所洗以其境过清
C.潭中鱼可百许头D.佁然不动
麦田浅鬣寸许然徒步那么汗出浃背
8.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0.读下面文字,说说它与第二段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描写方法有何不同?〔3分〕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柳宗元?钴鉧潭记?〕
〔二〕阅读?谈语言?选段,完成11—14题。〔12分〕
①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一点,把语句表达得“〞一点,把文章写得“〞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群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②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③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送,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