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鲁教版必修3.pdfVIP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鲁教版必修3.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学习目标]1.通过相关的图文资料,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分析说明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掌握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

失的主要措施。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概况

(1)范围:A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B秦岭以北。

(2)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沟谷发育,地表破碎(流水侵蚀)。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概述: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表现

①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③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

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2)土壤质地的特殊性:黄土土质比较疏松,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3)降水的不均匀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1)根本原因: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1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采用轮荒的耕作制度;露天

开矿,开挖地表土;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

(2)直接原因设水利设施等

破坏植被: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

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原因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基本理论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

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压缩耕作用地

(2)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

3综合治理“三结合”原则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2.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

固沟

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营造防护林——拦泥蓄水,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工程

护坡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与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拦截、涵蓄坡面径流,

工程发展林果业生产

保塬

在塬面上,平整土地、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程

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

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等

2农业技术措施耕作区

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

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地表

植被

3生物措施

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

合——提高抗侵蚀能力

2

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哪几种?哪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63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