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内容梳理+练习.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内容梳理+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内容梳理及对点练习

一、走近费孝通

费孝通(1910-2005),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曾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荣誉奖,并成为该会会员。1981年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的赫胥黎(Huxley)奖章。1988年在美国纽约获不列颠百科全书奖。1993年在日本福冈获该年度亚洲文化大奖。

主要作品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民族与社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査》《行行重行行》等,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二、了解《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内容及意义

写作背景:《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此书的写作,缘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作者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经历。最初费孝通参考美国的教材授课,上过几轮后,他利用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重起炉灶,以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为对象,边研究边授课,并撰写了14篇文章,之后整理汇成此书。

内容:《乡土中国》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本书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为潜在规则的礼治原则和作为外在形态的差序格局,也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乡土社会种种弊病产生的原因,让我们对乡土社会的走向有更准确的认知:中国乡土社会的存在,建立于两个根基之上——血缘纽带和“近距离”的生活模式。《乡土中国》14篇文章隐含的一条主线是“人和人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其中《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两文是全书的核心。

意义:《乡土中国》由作者根据自己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结集而成。在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乡土社会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需要指出的是,书中讲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本书是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必读经典。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其通俗自然的用语和深人浅出的阐述,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三、概念对比

四、全书内容梳理及对点练习

第1章《乡土本色》

【观点疏理】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的基本特点有三:一是黏着土地。乡下人(农民)以种地为最普遍的谋生方法,直接取资于土地,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二是不流动性。因为黏着土地,人口不流动是乡土社会的常态。三是熟人社会。中国农民因为各种现实的因素决定他们聚村而居,村和村之间的关系是孤立隔膜,而村落内部是熟悉的;熟人之间的交往不同于陌生人,他们的交往依据礼俗而定,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口头约定、相互信任,重视心安是常态。黏着土地、不流动、熟悉,这三点的关系是递进性因果关系。

【关键概念】

1.熟人社会: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每个人都是熟悉的,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

2.礼俗社会:没有具体目的的,只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3.法理社会:指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对点练习】

1.下列说法不属于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特点的一项是()

A.黏着土地

B.不流动性

C.熟人社会

D.团体格局

2.下列关于中国乡土熟人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熟人社会决定了乡下人黏着土地并且不会流动。

B.村落内部是熟悉的,而与外村的关系则孤立隔膜。

C.熟人社会往往以村落为单位,因为种种因素聚村而居。

D.熟人社会内部的交往依据礼俗而定,相互信任是常态之一。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作者所谓“乡土本色”的一项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安土重迁,叶落归根。

4.作者在《乡土本色》一章中提出中国农民大多聚村而居,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中国农民所生活的社会就是前一种社会,作者在书中用自己的话为这种社会命的名字是()

A.礼俗社会

B.法理社会

C.文明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