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用教材教”讲义:”活用教材资源,匠心设计创意训练题 .pdf

高考语文“用教材教”讲义:”活用教材资源,匠心设计创意训练题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用教材教讲义:〃活用教材资源,匠心设计创意训练题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教材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

的重要资源,更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座富矿。合理利用、有效挖掘教材资源,匠

心设计创意训练题,是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教材,考虑的出发

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

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

的能力培养。,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前者是教书,后

者是教人。开发教材资源,活用教材资源,巧妙设计练习题,训练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是“用教材教”的重要体现。

1、深入挖掘课文内涵,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

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人文主

题聚焦在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三个方面,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第9课选编了司马迁《屈原列传》;选择性必修下册第

一单元第1课选编了屈原的《离骚(节选)》,两篇课文都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

原有关。学习这两篇课文,可以设计下面这样一道训练题,深化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

解。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屈原《离骚》中有言:“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材料二:为求得圆周率,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了“割

圆说,在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每次把边数加倍,从而使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

积无限逼近圆面积,“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O

上述两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启示,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训练,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的审题立意能力。材料一的意思是“哪有方

柄和圆凿能够相合,哪有道不同却能够相互安处的?”说明“方圆不能相合”O材料

二的意思是在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最终使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圆面积合体,

说明“圆中有方”O“方”和“圆”分别代表事物的双方,启示人们要注意事物的多

样性;屈原以“方圆不合”为喻说明方圆不能兼容,启示人们做事要有原则,明辨是

非;刘徽的“割圆”说明“圆中有方”,启示人们注意事物之间的转化,做事要学会

灵活变通。

答案示例

屈原以方柄和圆凿不能相合为喻,主张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刘徽的“割圆说”

说明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认识:看待事物要注重其多样性,涉及原则时

要坚守,能互相转化时则要灵活变通。

2、发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训练学生创意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和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这些文章和段

落,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必修上第三单元第7课,选编了曹

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两首经典诗歌,因为两位诗人的人

生经历和志向不同,诗歌的旨趣也就大相径庭,风格迥异。我们可以发掘教材中的这

一兴趣点,设计一道颇有创意的训练题。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出世与入世,江湖与朝堂,历来都是一个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说到底,

出世与入世也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一世之雄,一个是

隐逸之宗;一个具有一统天下的宏大气魄,一个则有崇尚自由的隐逸情怀。

假如他们穿越时空相遇,会对对方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编写一出名为“志

士与隐士”的剧本。要求:对话要得体,符合人物的身份和阅历。

设计意图

拟写诗篇拍摄脚本,是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写作任务。设计这样的训练题,既是

对教材资源的充分理由,又能提前让学生体会到创意写作的乐趣。编写剧本时要注意

陶渊明和曹操的台词要符合人物性格、际遇、时代背景,同时舞台说明不可缺少,要

交代清楚时间、地点、环境、动作、表情等因素。

答案示例

[傍晚,树林,一条古道蜿蜒伸展向树林深处。林边,陶渊明左手握一把菊花背

在身后,右手拈须,眺望着远方的山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骑马从林间古道而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沉吟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