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与转基因安全.pptx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作物学会学术研讨会

转基因农作物与转基因安全

李辉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

2013.12.24

扒铁路保龙脉与反转基因保龙种

19世纪火车进入中国的时候,清朝曾有人说铁路影响中国的龙脉,鼓动扒铁路、保龙脉。

郎咸平说广西因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广西大学生精子下降,是转基因导致中国人出现生殖问题,要保龙种。

哪个国家的主粮转基因商业化了?如果我们少吃,也算增产吧!”

“应创造条件让国人天天吃转基因食品”。

生物化学博士-

打假专家-方舟子

著名节目主持人-实话实说-崔永元

什么是转基因?

为什么要转基因?

转基因进展如何?

转基因如何安全管理? 转基因的谣言知多少?

回答的主要问题

一、什么是转基因?-基本概念

基因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育种

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安全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

6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基因重组技术基因表达技术基因鉴定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遗传转化体的筛选、遗传稳定性分析和回交转育等。

植物转基因转化的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核显微注射法、植物生长点法等

转基因育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展的品种选育。与传统杂交方法本质相同,都是在原有品种基础上对受体生物进行遗传改造。但转基因技术能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从而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

传统杂交育种

优良

基因

目的基因受体生物新种质

优良

基因

基因工程育种

X杂交

供体生物

受体生物

新种质

重组

优良基因

=

=

11.6

6.3

4.64.13.84.7

8.4

14.6

1.3

C76

RZ519

S11669

RZ761

C1401

R2404

C2540

R2443

Bph14

R1925

G1318

从DNAto品种

SequencingGenomicsTransformation

Molecularbreeding

DNA

Sequence

GMplants

Cultivar

Gene

•转基因生物: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生物(geneticallymodified

organism,GMO)。又称基因工程生物、遗传改良生物体、遗传工程生物体等。

•转基因食品:凡是原料采用我国批准种植的或者进口的转基因农产品及其直接加工品的食品都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安全:指(转基因)食品无毒

、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食品安全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扁豆中的植物凝集素。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转基因生物或食品是通过生物技

术手段打破了物种生殖隔离屏障,将外源基因片段引入到其他生物基因组中以改变其遗传性状,使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界的遗传物质实现交流。为了预防在基因操作过程中,把一些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安全有害的基因转入受体生物,各国政府都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进行严格评估。

分子特征:基因插入位点、拷贝数、筛选标记食用安全:过敏性、毒性、致畸、致癌

环境安全:基因漂移、杂草化、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对生态系统影响、靶标生物的抗性

二、为什么要开展转基因育种?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效益巨大

◆科技进步与发展

◆国际威胁与竞争

◆国家战略与规划

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

耕地锐减:逼近”红线”18亿亩(人均

1.3亩),世界平均的40%;

水资源匮乏:世界平均的¼,灌溉用水的30-40%;

灾害频发:气候变化、病虫害、旱涝盐碱

、沙漠化等;

环境恶化:江河(70%)、土地污染(10%)、

湖泊、海域富营养化(39%)、大气污染。

劳动力短缺: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7597.13元(2006)

中国

棉花用药量占总量1/4,中毒事故约6万起,死亡人数逾千人,损失皮棉100亿担,经济损失近百亿元(1992年统计)

棉铃虫猖獗发生危害

转基因抗虫棉效益

•据

文档评论(0)

fat-be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