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体系改革问题研究-张野.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医疗体系改革问题研究

一、方向错误的“旧医改”

健康是金。现在中国人似乎变得富裕了,可是有病不看却成了某种“流行病”。去医院

看病,是近20多年来中国老百姓最悲催的事。

2009年2月27日,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公布《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主要结果,

其中提到:调查地区两周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2%(其中:城市为47.9%、农村35.6%)。

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其中:城市22%,农村20%)。这是卫生部的官

方统计,与公众感觉有很大的距离。

老百姓把自己在医疗上面临的窘迫,高度概括为“看病难”和“看病贵”。奇怪的是,

在很大程度上,看病难和看病贵居然是多年医疗体制“改革”的结果。这个所谓的改革,从

一开始就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这种错误时对疾病性质,以及政府在医疗种责任的误解等因

素共同促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曾建立起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1950年8月,第一次全国卫生工

作会议确立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工作方针,逐步建立起由公费医疗

(对干部)、劳保医疗(对工人)、合作医疗(对农民)组成的带有福利性质的全名医疗保障

体系。

1978年改革前,这个保障体系虽然水平很低,但是覆盖全面,几乎无人遗漏,是真正

意义上的“全民医疗”。整体经济改革开始后,从农村到城市,这个体系渐次解体。

解体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前,在村社集体经济制度下,所有的农民(社员)都可以享

受基本的医疗照顾。每个村子(村级单位)都有一个卫生所,有几个大夫,水平不高,叫“赤

脚医生”,但是,小病小灾什么的也能勉强应付。小孩子们也能接受免费的免疫接种,现在

年纪大的农民也许还会记得小时候接种牛痘的情景。合作医疗下,农民不用直接交钱,支撑

免费医疗的经济基础是村集体的提留。

“文革”结束,农村率先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来就是“大包干”,农户

取代原先公社制度下的生产队,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集体经济名存实亡。没有集体了,也

就没人出资,合作医疗的基础瓦解,农民从此就进入没人理睬的、完全自费看病的“新时代”。

代替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的,是更不规范的私人诊所,乡村医生多无正规的医疗资质证书。

常常在城里的大医院看到的了重病的可怜的乡下农民。其实,能进城看病的还是比较富

裕的农民,大多数农民穷得小病不看,积成大病,只能等死。有人戏称:“有钱买棺材,没

钱买药吃。”不是农民愚昧,而是长期遭际之后的理性反应。小病大病对农民而言都不便宜,

花钱看病,钱花光了,病也许还没医好,不过是苟延残喘,为多活几天,死了却连棺材都买

不起,那才是真丢人。生老病死如花开花落没人管的农民,必须给自己留个棺材钱,保证最

后的一点尊严。最惨的是农村的婴幼儿,因为穷,没钱接受计划免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农村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掉了。

承包制温饱了全体农民,乡镇企业、进城务工又富裕了部分农民。这种温饱和富裕是非

常脆弱的,支撑的前提之一是不能生病,尤其是大病。而残酷的现实是,越是穷人,越缺乏

营养,缺乏公共卫生知识,也就越容易生病。因病返贫的农民家庭,在全国农村比比皆是。

在农民自费看病10多年后,大部分城里人在医疗待遇上的田园牧歌式好日子也结束了。

1992年,改革步子徒然加快,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医疗

卫生体制改革也顺理成章地加入到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来了,医疗开始了市场化的步伐,

而且步子迈得太大。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支持有条

件的单位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里的单位,主要

就是医院。

既然上边已经发话,政策都大开方便之门,医院也不必再羞羞答答。医院都心领神会地

把这个意见当做是“搞创收”的号角。这个举措,似乎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很合拍,既然别

的领域都市场经济了,医院为什么独独不能呢?

过去的公立医院是纯粹的事业单位,实行财政差额预算管理,也就是医院不能赚钱,不

能实行自负盈亏,如果医院的支出大于收入,有了亏空,这个差额由财政来弥补,如果收入

大于支出,财政以后就减少对医院的资金支持。医院自负盈亏后,就变成了企业。如果财政

不给补贴或者减少投入,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减少,医院就得自己想办法增加收入,此后医院

的首要任务很明确,就是增加收入、赚钱,这叫“医疗产业化”。

医疗产业的“改革”源于财政压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分权化改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