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纲要.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纲要

第一章绪论

主要内容:

1.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2.判别心理健康的标准

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6.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重点掌握:

1.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

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2.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

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

3.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一学习生活适应良好;二自我意识

发展较好

4.在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注意四个问题:一心理不健康与有不

健康的心理和表现不能等同;二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三心理

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四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理

想尺度。

5.就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是指一切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

和人格健全的教育活动。

6.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的、以心理素质培养和健全人

格为目的的专门教育。

7.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心理素质教育;二

是心理健康教育。

8.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两方面。

9.从途径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一是心育教学;

二是心理咨询;三是心理治疗。

10.从类型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团体发展性教育、团体补救性教育、

个别发展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四种基本类型。

11.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推动教育科学化进程;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学

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2.1908年5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

心理卫生组织。

13.1917年,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创办了《心理卫生》杂志,采用多种形

式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心理卫生运动逐步在美国形成了一股热潮。

14.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改善精

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第二阶段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

会因素的影响;第三阶段从努力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

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15.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具有三方面的特征: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的

立足点应是面向未来的;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

展;三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多层面的。

16.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自我意识的辅导;二

认知能力的培养;三情感和意志的训练;四学习心理的提高;五人际关系的辅导。

17.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二学生

主体性原则;三参与性原则;四民主性原则;五差异性原则;六多样性原则;七

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

主要内容:

1.精神分析的具体方法

2.行为矫正的具体方法

3.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体系的具体内容

4.成就动机训练的阶段?

5.大脑风暴时应遵守的规则

6.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重点掌握:

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由三个不同部分所组成即无意识(潜意识)、

前意识和意识。

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3.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以分成三种:一现实焦虑或客观焦虑;二神经性

焦虑;三道德焦虑。

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有五个阶段:一口唇期;二肛门期;三生殖器期;

四潜伏期;五生殖期。

5.精神分析的方法具体有:一自由联想;二梦的分析;三阐释与自我了解;

四转移与移情。

6.系统脱敏疗法是指循序渐进地,有系统地把那些由于不良条件反射(即

学习)而形成的、强弱不同的焦虑反应,由弱到强一个一个地予以消除,最后把

最强烈的焦虑反应(即我们所要治疗的靶行为)也予以消除(即脱敏)。

7.厌恶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包括患者)将所要戒除的靶行为(或症状)

同某种使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

文档评论(0)

152****7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学教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