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综复
第一章
疆域
从世界看中国人口
CONGSHIJIEKANZHONGGUO民族
章节知识归纳
ZHANGJIEZHISHIGUINA
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
JIANGYU地理位置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疆域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
西岸,海陆兼备
章节知识归纳
ZHANGJIEZHISHIGUINA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领土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四端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
陆地大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JANGYU陆地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疆域国土辽阔大国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海洋
大国岛屿:台湾岛(最大)、海南岛(第二大)、舟山群岛、
南海诸岛等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章节知识归纳
ZHANGJIEZHISHIGUINA
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省级行政区域: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
JIANGYU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疆域
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9疆域
1.与中国陆上相邻或隔海相望的主要国家:①朝鲜,70°80°90°100°10120°30°
②
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印度,⑥④
③b40
老挝,⑦越南,⑧菲律宾,⑨日本,⑩韩国。北京①
⑨
2.四大海域: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B
h30°
⑤g
3.岛屿:E台湾岛,F海南岛,海峡:G台湾海峡,北回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课件(共24张PPT).pdf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课件(共34张PPT).pdf
- 人教版必修第一、二册写作讲:座制造写作亮点之高级词汇的运用课件课件(共60张PPT).pdf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课件(共22张PPT).pdf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二节农业课件(共49张PPT,含视频素材).pdf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三节工业课件(共29张PPT).pdf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4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pdf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pdf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自然特征和农业课件(共29张PPT).pdf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件(共23张PPT).pdf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